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读《商君书》想到 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这句话,也是有趣。不过,这也是我曾多次提过的,“商君的法家”是综合儒墨道法等多家思想而成,只是《商君书》的理论和方法并不同于儒家而已——为防止误会,再次说明一下,这里说的是其理论,并非变法时的具体措施,现实历史中商君的目的还是“耕战强国”,“爱民”只是其理论……这么说也真不是贬低商君,看过我前几篇《商君书》内容分析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态度……
商鞅
由于《刑约》篇亡佚,所以本次的四篇为:
《修权》:本篇儒家意味很重,即标题所言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过作为“帝王术”,该篇主旨依旧是让君王慎用、珍重权柄。国家要严格按照制度选拔贤臣,不能直接任用臣民们“认为”的贤人,当然也不应该以君王的个人好恶认定某人为贤能之士,即“宠臣佞幸”。
只有制度公正严明,承认我们(包括君王)不如上古“尧”这类明君,选用的贤人做官任事才不会被庸人、小人嫉恨,国家才不会被“贪官”“奸臣”破坏。
尧帝(想象)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
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商君书·修权》
题外话: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应该怎么看待和处置电视剧(仅限于影视剧)中和珅这种臣子呢?
和珅
《徕民》:看本篇宛如看《孟子》,“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与“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威而民苦也。臣窃以王吏之明为过见。此其所以弱不夺三晋民者,爱爵而重复也”。
孟母三迁
纯看本篇的“爱民”,告诫君王们如何以荒地、轻赋甚至爵位招徕他国民众,确实如儒家的“仁政”。但是,一旦结合整本书的“主题思想”——耕战,其目的性可以说是极强。
富国强兵首要是民口,有民才能耕作,才能有足够的钱粮,才能有足够的役夫兵员,再以爵位、财物诱之,严明律法统之,强秦大概也因此而成。
PS:此篇也说明了《商君书》并非商君一人一时所作,其中出现了“周军之胜,华军之胜,秦斩首而东之”,这被认为是“伊阙之战、华阳之战”(名将白起统帅的秦军),所以此篇出现不应该早于这两次战役,即秦昭襄王时期,这与商君隔着秦武王、秦惠文王(抓捕商君,车裂其尸体那位)。
武安君白起
《赏刑》:该篇内容有三,壹赏、壹刑、壹教。最有名,以至于被后世法家粉认为“法治社会”的那句话,“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也出自此篇。
主要内容其实开篇第一段即说明了“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简单的看就是说明“壹赏、壹刑、壹教”的作用,但结合前面诸篇,君王集中权柄,赏罚由上,律法、教育皆归于一。可以说是后世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理念根基,正所谓“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
公羊传
《画策》:该篇重在“时势”,它告诉君王们,要依据“时势”制定律法、施行赏罚,为扭转“社会局势”,宁可“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同时又要因时倚势“所谓强者,使勇力不得不为己用。其志足,天下益之;不足,天下说之。恃天下者,天下去之;自恃者,得天下”。
此篇不愧“画策”之名,可以说完全就是在“教导”君王如何运用“帝王术”……
个人并不太喜欢这种类型,不过此篇,法、术、势相互联系颇有些三者兼容的意思,又兼有“名位之利”“上德不德”,法家爱好者可以多加学习。
始皇帝
ps:我对此篇有些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