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万人口“大迁徙”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陕西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

搬入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的新家后,即使到了汛期,刘文波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老房子在滑坡带上,一遇上暴雨,镇村干部就要组织大家往安全地带跑。”坐在窗明几净的新家里,如今已是一名驾校教练的刘文波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感慨万千。

刘文波一家5口人,原来住在池河镇合一村,那里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全家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和养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13岁那年,刘文波就出门讨生活。对他来说,与贫困抗争的记忆刻骨铭心。一到雨季,他还得跋山涉水回家,守着太爷爷留下的老屋。

易地搬迁让这些成为“历史”。2017年,刘文波一家告别深山,搬进了120平方米的新居。通过当地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刘文波当上了驾校教练,妻子找到了工作,小儿子在家门口的小学读书,吃上了免费营养餐。

自2011年实施易地搬迁工程以来,安康市累计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建成搬迁安置社区1364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5.16万户50.9万人,已全部实现搬迁脱贫。

10年搬迁,安康市完成了近百万人的“大迁徙”。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通过打造社区工厂产业集群,让易地搬迁群众离土不离乡,挣钱又顾家,使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同时解决农村留守、社区治理等问题。图为在陕西省平利县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的社区工厂,工人在加工制作手套产品。(新华社)

“安康制造”登上北京冬奥会

2020年4月,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安康市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腾笼换鸟的有利时机,依托1364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力培育新社区工厂,制定全国首个《新社区工厂地方标准》。

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利用闲置门面房和标准化厂房,先后引进电子元件、毛绒玩具、手套加工、鞋袜生产等新社区工厂4家,吸纳就业22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2500元。一业兴而百家富,有了稳定的工作,搬迁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在与平利县相邻的岚皋县,家住岚皋县民主镇明珠社区的搬迁户苏碧荣,以前全家4口人靠种地、养猪、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2017年搬迁后,她到家门口的富岚工艺毛绒玩具厂上班,每月能有3000多元工资,加上丈夫务工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也是岚皋县打造“睦邻之家”促进搬迁户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安康市累计建成新社区工厂1023家,其中搬迁安置区580家、吸纳就业2万人、带动脱贫人口5455人。今年北京冬奥会英国代表团队服就来自于搬迁社区工厂的“安康制造”。

同时,安康市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大力支持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全市累计在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农业产业园区896个,吸纳就业2.9万人,实现了100户以上有条件的搬迁安置区农业产业园区“全覆盖”。

“安康模式”成为“省级标准”

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付亚莉,以前住在平梁镇蔡家河村2组,2018年底全家搬进了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我是2019年7月被社区聘为工作人员的,如今除了在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业务办理和咨询服务外,还兼职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付亚莉说,“如今社区每月支付我工资2300元,老人和孩子都受到照顾了,钱也在家门前挣了。”

“让服务与群众更近,让社区与居民更亲,这是我们新社区服务的宗旨。”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第一书记付玲说,“我们社区目前累计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443户1756人。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按照县上统一部署,我们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38’模式,即由一个党支部统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三大载体为支撑,建立了便民服务、物业管理、平价购物、儿童托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活动、红白理事、矛盾调解8个中心,实现了基层组织、就业产业、管理服务三个全覆盖。”

安康市制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并牵头编制的《省级地方标准》于4月19日正式发布,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安康模式”升级为“省级标准”,在陕西全省推广应用。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李建飞)

陕西易地搬迁专题(聚焦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系列报道之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