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年中国女作家残雪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并且得奖的可能性极大。兴奋之余,想不起看过她的哪本书,于是急忙“当当”了一本《赤脚医生》。

为什么选这本呢?因为上网查了一下,说残雪的书没人看得懂,她本人也在一个访谈里面说,她的书是写给未来的人看的。我估摸以我的年龄,已经到不了那个未来,那是肯定位列看不懂人之列,但还是有极大的好奇。

因为我年龄较大,对“赤脚医生”这个词比较熟悉,我想,这个也许能看得懂一、二吧?于是挑了这本《赤脚医生》。

01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作者残雪,本名邓小华。她是在国外翻译出版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也是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获得过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提名,曾入围美国纽斯塔特外国文学奖短名单。

评论称残雪是先锋派作家的权威代表,她用意识流来写作。作为普通读者,是不是权威无权判断,但仅读了这一本《赤脚医生》,就感觉的确比较烧脑。

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选几段描写和对话给大家看看——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1)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2)

是不是云里雾里?通篇都是这样的描写,没有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逻辑、架构。

从语言上来说,感觉有点违和,脱离了她借喻的土壤——农村,医生和丈夫,以及村民们说话,全部都斯斯文文的,完全像城市人的语言,没有乡土味。

难道作者不了解农村生活吗?恐怕不会!也许是作者理想世界的农村应该有的样子吧?

至于那些诡异的人鬼通灵、地域变幻穿越、草木动物与人的呼应,等等,可以理解为运用魔幻手法,不过你根本找不到作者的意识是如何“流”的。

我反正只能按自己有限的一点能力去理解了。而且读了这本书,我也变得没有逻辑了,只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02 一个叫亿嫂的女人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3)

亿嫂年轻时候读过初中,公社将她送到县城去培训了半年,回来就开始正式给人看病。

尽管只有一个月20元的工资,但亿嫂非常喜欢做医生,她肯专研,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一有空就自己读一些西医、中医的书,自学针灸、拔火罐,给女人接生,还在自家门口开辟了一个园子,专门用来种草药。

亿嫂还自己亲手给病人熬药,将汤药送到病人家中,她喜欢药的味道,也喜欢与病人一起体验草药慢慢发生作用的过程。

尽管县城不远,但农村大多数人看不起病,仍然很依赖亿嫂。

曾经一次遇到女人难产,亿嫂动员产妇去县医院,产妇去了以后,虽然得到救治,但全家包括亲戚都破产了,从此村民们更不愿意外出治病了。

村民们认可亿嫂的医术,相信她的能力,即使有些不治之症,经过亿嫂的治疗并没有好转,但他们也会愉快地接受现实,因为亿嫂会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减轻疼痛,延缓死神的降临。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4)

村民觉得,有亿嫂在,心里就踏实。

她按照《汤头歌诀》的指引,每天上牛栏山去找中草药,还引种到自己的草药园。

因为长期与山、草药、病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亿嫂觉得她与牛栏山,以及山上那些“人”都有了默契。

每当村里某个人得了病,她就会梦见牛栏山告诉她在哪里可以找到治这种病的药。

她到了山上,会看见许多“故人”,亲切地来和她交谈。

晚上,那些“人”也会在她家门口时隐时现,有时候会有哭声传来,有时候又听见有人在笑。

亿嫂知道他们不是真人,但她喜欢听这些声音,每天晚上,她都是在这些声音中愉快地入梦。

但现在亿嫂年老了,因为自己的儿子早已死去,最焦虑的事情,是她的事业没有接班人。

03 大家都在忙一个“事业”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5)

亿嫂年老了,因为自己的儿子早已死去,最焦虑的事情,是她的事业没有接班人。

忽然有一天,一个叫灰句的青年,自认为活得很“厌世”,于是自愿来帮助亿嫂打理药草园。亿嫂亿叔于是很兴奋,他们认为终于有人继承他们的事业了。

还不止呢。邻县荒村一个叫米益的年轻女人,原本过着安逸滋润的日子——丈夫开榨油厂,一心一意赚钱,让她过得舒心,儿子乖巧,闺蜜往来也密切。

但她却常常感到空虚不安,总觉得这种日子不真实,某一天会消失得荡然无存。

有一天她到云村走亲戚,看见了身背药箱的亿嫂,知道了“赤脚医生”这个名词。

米益心理涌出一阵惊慌,这种惊慌的感觉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她小时候上学路上经常听到鸟叫,但根本没有什么鸟,所以她感到惊慌。结婚后,这种感觉消失了。

但这次看到亿嫂,这种惊慌感又出现了,莫非亿嫂是那只鸟?米益突然开窍,想从事医学,她要给亿嫂拜师,当赤脚医生。

又一个愿意继承他们事业的年轻人,亿嫂亿叔更加欣慰。

自愿来加盟的还有叫白芷,一个想过艰苦生活的姑娘。她从一本医学杂志上知道一个叫蓝山的地方,有一个年老的医生即将离世,于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打算向他学习他所有的医术。

这个蓝山,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存在,外来的白芷姑娘无论如何都进不去,只能见到时隐时现的那些居民。

他们很欢迎白芷姑娘来继承老医生的事业,将白芷姑娘安置在老医生的诊所,每天有樵叔給她送柴,蓝嫂给她送饭送菜,但白芷姑娘从没有见到过老医生。

白芷姑娘向居民打听蓝山的去路,他们只告诉她:“蓝村是一个位于人的内心的村子。”或者说:“我就是蓝村。”她无论如何去不了那个地方。

白芷姑娘从蓝村这些时隐时现的居民的谈话中了解到,蓝村是一个隐秘所在,它与云村、荒村都是秘密相通的,但只有本地的居民知道通道在哪里。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6)

一个叫“风”的男人突然出现,他说他就是医学杂志的人,他们的杂志社就在蓝山。因为白芷姑娘订了他们的杂志,他们了解了她的全部信息。

他们希望白芷姑娘留下了,向云村的亿嫂学习,一起来完成伟大的事业。所有人都希望她留下来,于是白芷姑娘对蓝村的所有人都说:我爱你。

她感叹:“这是多么美的生活!”她为自己的选择自豪。

最后一个加盟医学事业的,是亿嫂的童年玩伴“葵”。她们原本一起跟随县城赤脚医生培训班的老师一起学医,后来也一起开诊所。但一次采草药时,葵摔断了腿,后突然消失了。

几十年过去了,葵突然回来,拄作拐杖,带着疯病的丈夫。她说她在一个渔村开诊所,因为海啸,诊所被毁,现在回来,想与亿嫂共同将医学事业发扬光大。

亿嫂身边聚集了众多热爱事业的人才,她更加幸福感爆棚。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吗?不敢说解读,只能是我幼稚的理解——

男青年灰句自称活得“厌世”,似乎是为了寻求解脱,给自己找一点事做。的确,让自己充实一点,才没有时间胡思乱想。

有的人太舒适了,反而会不安,可以理解为居安思危,也可以解读为喜欢翻筋。米益就是这样是女青年。

而白芷就是那种从小就很自律,有理想有抱负的姑娘。

并不是所有友谊的小船都容易翻。有些友谊经历了风雨,会更加牢固。“葵”的回归,就是明证。

云村、荒村、蓝村还有渔村,这些村庄的人都在为亿嫂的事业操心,但他们忙乎的到底是一项怎样的“事业”?一个小小的村庄,真的需要这么多人从事医学吗?

04 到底是怎样一项事业?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7)

云村、荒村、蓝山,处在不同的县域,亿嫂认为,它们原本是在一个村落,因为地质灾害,被分割开了。亿嫂觉得它们从没有分开过,永远都在一起。

这是不是说的地图板块的移动呢?是作者理想的世界大同吗?

这些村里,有各种各样的病人,麻二叔是肝腹水,凉山叔是风湿心脏病,茅奶奶得的是腿病,圆大妈得的是癌症,偶尔还有人发疟疾。

而且,许多人还有心理疾病。比如那个灰句,为了摆脱“厌世”的情绪,而主动找工作,但还会时不时犯病,一犯病就搞破坏,把亿嫂的药草园毁了,过后又后悔。

再比如米益,也是患得患失,总担心丈夫会离她而去,好日子将一去不返。

还有圆大妈的儿媳妇细辛,老是怀疑亿嫂要害她。还有金多,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患了抑郁症......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8)

似乎人人都是病人。

为了救治这些人,亿嫂不用说了,除了自己栽种草药,还每天上山采药,自制各种成药,西药也有很多储存。

亿嫂希望有更多的人和她一起,拯救这个大同世界的人

这就是这些人一直忙碌的“事业”。

也许作者认为,当今的世界麻烦不断,分分合合。地球人也大多是病人,需要救治。

米益包了一匹山,专门种草药,受到蓝山那些医学权威的赞扬和支持。

葵从渔村赶回来,白芷、灰句、小勺,还有那些经过亿嫂和米益救治好了的病人,以及没有治好但也含笑酒泉的“人”,都和亿嫂扭成了一股绳,一起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

在这些人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人物,这就是亿嫂的老师,赤脚医生培训站的站长。

几十年以前,赤脚医生在广阔的农村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们让享受不到城市福利的农民,有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如今,赤脚医生基本销声匿迹,农民对赤脚医生非常依赖和怀念,尤其在如今高昂的医疗费用背景下,更是如此。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9)

站长为了培训赤脚医生呕心沥血,亿嫂、葵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但她们都老了,后继无人。为了事业,站长在死亡后复活,再一次办起了讲习班,打算为亿嫂的事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而蓝村,可以说是一个“幽灵”的世界,这里的居民都是云村、荒村已故的人,并且很多人都是因病去世的,她们去世后埋在蓝山,于是就有了蓝村。

蓝村的居民深知病痛之苦,到了那个世界,也懂得了病痛该怎样医治,于是他们办了一份医学杂志,向人们传输权威的医术。

通灵的亿嫂、米益、白芷都订了她们的杂志,从杂志上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

蓝村医学事业的领军人物是已故老医生林宝光,蓝山人是这项事业的核心推动团体。

05 一个理想的未来世界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10)

云村、荒村、蓝村的所有活着的人,和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人,以及山川、草木、泥石、动物,他们的事业就是要通过医学,共同建立一个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黄鼠狼与鸡可以谈恋爱: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11)

亿嫂家的芦花鸡经常受到黄鼠狼的侵扰,亿嫂不是为鸡担心,而是为没有得手的黄鼠狼悲悯,她可怜黄鼠狼会挨饿,于是常常放任黄鼠狼的侵犯。

黄鼠狼得手了,将芦花鸡撕扯得一地鸡血,她反而感到很幸福,她认为鸡不会感到痛苦,而黄鼠狼也解决了饥饿。这样放任的时间久了,反而没有了暴力冲突,黄鼠狼只是经常悄悄的来访,芦花鸡也不再反抗。

亿嫂觉得,黄鼠狼和鸡能够谈恋爱是最好不过。在亿嫂的感染下,米益也专门养了一群芦花鸡,为的就是招引更多的黄鼠狼。

让敌对的双方和解,让敌人成为朋友,是人类的理想之一。但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

前夫与后夫和平共处,死后埋在一起: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12)

麻二叔死后,麻二嫂在亿嫂的鼓励下,又嫁了。到了前夫祭日,后夫鼓励麻二嫂去上坟,自己在家请来了死鬼前夫一起喝酒,并商量大家和平共处,死后都埋在一处。

幽灵世界有的,现实世界却没有。

在这里,人与虎狼共谋,与山石融为一体。植物之间、植物与人之间,有共生于大地的幸福、默契与互助。

当人生病时,植物会通过托梦、在路边向你点头等各种方式,主动联系你,告诉你它可以治你的病。

在这里,风是信使,水也可以和你对话,人和鬼互通有无,神仙之间不打架,一切疾病都消除,所有人没有病痛。

残雪聊天实录 真的看不懂残雪(13)

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惊世骇俗的世界。

但这仅是我一厢情愿的解读,也许作者的本意根本不是这样。

作者:荷声,一个普通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