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1)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2)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3)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4)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5)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6)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7)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8)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9)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10)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11)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12)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13)

最后的湿地纯墅区低密奢居典范(华侨巨贾17载建南盛里侨宅群)(14)

  侨宅探寻

  樟林古港是海上古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早在康熙年间,清廷正式放开海禁,樟林港上的商人纷纷集资造船,“红头船”从此扬帆起航,往返国内各大港口及南洋各国。樟林港货船日夜穿梭,往来频繁,也渐渐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业港口,形成以“六社八街”为中心的繁华商圈。潮汕不少华侨就是从这里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创业的。樟林村人近水楼台,自然出洋的更多。华侨在海外事业有成之后,大多会回家乡兴建宅第,樟林的华侨就在家乡兴建了不少有名的侨宅。历经两个世纪的变迁,樟林古港如今繁华不再,但遗迹犹存。由一代华侨巨贾蓝金生兴建的“南盛里”建筑群,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处史迹。它历经风雨洗礼仍风华绝代,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华侨海外艰辛创业、造福桑梓的动人往事。

  671间房,一个发电厂,一道防潮堤

  来到樟林古港,沿着古港河一侧拐进洋楼巷,就进入了南盛里建筑群。这一建筑群以锡庆堂及左右两座大夫第为中心,围绕着一座座驷马拖车、四点金形制的民宅,以及众多普通的小型民居。

  南盛里大门口的石门斗框上镌刻着一副嵌名联:“南方作障增其廓,盛德有邻奠厥居。”据《观一胜揽》介绍,在南洋发家致富的蓝金生,决心在家乡兴建宅第,把根留在故乡,于是向清政府申请购买了毗邻樟林南社的海围新围(俗名“布袋围”)的80亩地,花了17年时间,从1900年至1917年,建成了一大片新宅,取名“南盛里”。

  整个南盛里有大小宅第近70座,671间房间,还有两个花园,一个书斋,一个发电厂兼自来水厂,一道防潮堤,四个防洪闸门,八个防盗闸门,三个守夜更楼,五道地下排水沟。它以五巷三埕一池为格局,把鳞次栉比的民宅,分成错落有序的小区,使整个建筑群体既层次分明,又紧密相连,疏密适度,空间宽松;合理畅通的交通构架,也让居住者可以来往自如。由于当时的南盛里四面环水,且是樟林古港出海口,房屋建造时十分注重防涝排水系统的设计,因而建筑了防潮堤、防洪闸门、排水沟等,从而使整个南盛里免受水浸之灾。

  虽然年代久远,南盛里很多精美的建筑装饰已斑驳脱落,但仍可以看出这一建筑群的华丽典雅。作为侨宅,南盛里建筑群除了有彩色地砖略显“洋味”之外,主要建筑风格仍是以潮汕古民居建筑为主。整个建筑群汇集了潮汕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将石雕、木雕、嵌瓷、泥塑、书法、美术融合渗透,装饰到宅子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望向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帧精美的艺术品。

  石雕嵌瓷木雕,处处巧夺天工

  广东省作协会员、澄海博物馆副馆长陈琦对樟林十分熟悉,她曾负责撰写“汕头古村落丛书”中的《樟林村》一书,作为市政协委员,她更是多次呼吁要保护传统建筑,留住乡村文脉。

  陈琦告诉记者,蓝金生在建造宅第上颇费心思,聘请名师、名匠参与设计施工,使整个建筑既荟萃了潮汕民宅建筑的精湛艺术,又创新吸收了外来建筑文化,具有其独特的装饰风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主建筑锡庆堂。

  锡庆堂是南盛里的核心地带,占地7571平方米,由蓝氏通祖祠及两侧二座大夫第构成驷马拖车格局,是传统潮汕祠堂及民居建筑的综合体。

  蓝氏通祖祠中的拜亭规模之大在潮汕非常罕见;祠堂的石柱、石门肚都是采用上乘的石料精工打磨而成;门楼上面有四幅竹画,均由清代名家蔡心侬画作所拓刻。事实上,南盛里的各座宅第的大小门楼及木门扇都镌刻着名家字画,处处蕴涵着风雅。

  两座大夫第为三进双背剑格局,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建筑装饰艺术,可以看到门肚上精致的石雕,屋脊上精巧的漏花嵌瓷,屋檐上巧夺天工的木雕,以及富丽堂皇的雕花木门等。

  陈琦指着大夫第屋檐上精巧的木雕告诉记者,这些木雕的造型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像左侧屋檐下的一只大螃蟹夹着一根芦苇,寓意是“科甲传胪”,右侧大螃蟹举着一顶官帽,寓意“中举加冠”。她说,这些都是潮汕民居装饰时常用的雕刻造型,也有一些是螃蟹夹着一支笔,则是“必定中举”的寓意。这些装饰体现了主人家渴望子孙后代好好读书、金榜题名的心愿,即使是在海外从商发迹的华侨之家,也不例外。

  除了比较传统的潮汕民居装饰,南盛里也有不少独特的装饰手法,像很多窗户上的书卷窗眉,一般都是采用灰塑加上彩绘,而南盛里的书卷窗眉,在灰塑上都是用嵌瓷来造画,让色彩更加灵动,也更显巧妙精致。这些手法,在一些屋脊山花上也可以看到。

  记者还了解到,南盛里俗称洋楼的地方原来还有一座花园,种有各种奇花异木,还有游泳池、莲池假山。假山上有小山洞、小瀑布、小天池等。只可惜假山周围房屋几易其主,如今已不见痕迹。

  秦牧故居藏身其中,书香浓郁

  来到南盛里,还有一个地方非去不可,那就是秦牧故居。著名散文大师秦牧的祖籍就在澄海樟林。他1919年生于香港,1932年随父母回到家乡樟林读高小,青少年时代就在南盛里的一座“四点金”宅院中度过。

  秦牧故居就在锡庆堂左侧的渔行巷里,属于南盛里建筑群中的一座,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占地面积388平方米,主座“四点金”带右侧从厝,是典型的潮汕传统民居“单边厝”建筑。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一样,南盛里的各座宅第大小门楼及木门扇都镌刻着名家字画,秦牧故居的门楼上多幅山水静物画仍然清晰可见,透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

  推开院门,内有天井、正厅、厢房、居室、书斋等十多个房间。据介绍,左边侧房里面的房间是秦牧父母的卧室,侧房外面小房间的阁楼上,就是秦牧和哥哥当年居住的地方;穿过侧房则是他们读书学习的书斋。目前故居正在进一步修缮中。

  华侨故事

  “矮穷挫”逆袭为侨商巨贾

  蓝金生十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童年生活十分困苦。因为个子矮小还长得丑,成年后想打个工都遭人嫌弃,他只好靠卖水、砍柴、赶海卖海货换点生活来源。

  天生不认命的他在艰难的生活中磨炼出异于常人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眼看家乡越来越多的人下南洋谋生,为了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东拼西借凑齐了船票钱,搭上了“红头船”前往星洲(现新加坡)谋生。

  来到南洋却发现并非遍地黄金,不少人来到这里也只能做苦力、做杂工,想赚多点钱寄回家乡奉养母亲的愿望眼看难以实现。但从小在逆境中摸爬滚打惯了的蓝金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培养了生意头脑。他看准商机,从贩卖日杂用品的小生意做起,靠着勤俭节约,积累了资金,然后购买了小货船,开起了“蓝裕盛”商号;由于他诚实忠厚,信用良好,生意蒸蒸日上,在新加坡、泰国等地逐渐发展了大米、糖业等生意;后来又与人合作在新加坡组建“四海通银行”,发展起华侨金融事业。一系列操作逐步完成了他的人生逆袭。

  蓝金生胆子大,眼光又好,在生意场上一路“开挂”。据《观一胜揽》记载,蓝金生参与了苏伊士运河的投资开发;在新加坡建金生街作为商场,这条街直到现在仍保留金生街之名;购买了一座玻璃山,投资建设新加坡电讯局,为发展新加坡的电讯事业作出贡献。在暹罗,蓝金生又在曼力建蓝裕盛火船坞,并在火船坞两旁建裕盛巷民房,出租给到暹罗谋生的唐山人。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蓝金生所经营的商业、糖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电讯业、苏伊士运河股份等等,无不利路宏开,财源滚滚,蓝金生遂成为东南亚一带的华侨巨贾、20世纪初潮汕屈指可数的富豪。

  节俭自身大手笔捐款救灾

  蓝金生是穷苦过来的,即使后来腰缠万贯,他也是克勤克俭,不乱花费。陈琦介绍说,至今樟林仍流传着一则趣事,颇能体现他的节俭精神。传说有一次蓝金生从樟林坐轿到东陇,给了轿夫一个银元。轿夫说:“阿爷,以往阿舍(指他的儿子)都是给两个银元的。”蓝金生说:“阿舍的父亲会赚钱,所以阿舍给两个银元,阿爷的父亲不会赚钱,所以阿爷只能给一个银元。”

  蓝金生虽然克勤克俭,却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1905年,他和一些爱国华侨一起,组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为新加坡的华侨事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09年,华东数省发生大水灾,灾情严重,清政府派员前往暹罗、新加坡等地募捐赈灾,蓝金生捐出巨款救灾,受到清政府褒奖,赐予他大夫衔,因而后来建南盛里时,五座大院皆命名为“大夫第”,至今蓝氏通祖祠的大厅上仍高挂着蓝金生穿戴朝服的巨幅照片。

  独资兴建澄海历史上最早戏院

  蓝金生因自小家贫无钱读书,深知没有知识会给谋生造成更多艰难,因此他很重视儿女们读书。同时他也热心教育事业,为更多华侨子弟创造入学条件。1906年,他在新加坡倡建了新加坡端蒙学校,秦牧在新加坡时就曾就读于这所学校。在南盛里即将竣工时,他又着手准备腾出地方办学校。学校还没建成,蓝金生就因病去世,后来由他的大儿子蓝荣盛接手完成了他的遗愿。

  澄海历史上最早建成的乐观戏院也是由蓝金生于1900年独家投资兴建的,设有800多个座位,并划分男、女座。戏院落成之后,蓝金生先后请了潮剧、汉剧、正字、杂技等戏班演出,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极大丰富了樟林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说,在锡庆堂建成之后,蓝金生在华堂之上高悬着其母亲当年纺纱织线的旧竹篮,教育后人富贵不能忘却贫贱时。蓝金生和多数华侨一样,艰苦创业,积下丰厚的财富,福荫子孙,造福桑梓。虽然蓝金生在53岁时积劳成疾去世,蓝氏家业失去掌舵人而逐渐走向下坡路,但他在海外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在家乡兴建的侨宅南盛里,依然成为华侨创业史上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

  来源:汕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