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等行测部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提到常识判断,可能很多人都会头疼,因为这部分的题最多,而且复习起来很麻烦,往往都会抓不到重点,很难下手,常识一般多靠积累,所以说日积月累很重要啦!哪怕是你现在暂时不考公务员,看看这些知识学习一下,对自身的提高也是棒棒哒!接下来的每一天,学姐都讲带大家刷10道左右常识判断题,帮助大家很多的积累,如果对你有帮助,麻烦给个小心心,爱你哦!

公务员考试每天15题及答案(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2000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派别1-1

1.形而上学是指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以下属于形而上学的是( )。

A.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B.培根:科学在人心目中的价值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

C.赫拉克利特: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黑格尔:手离开了身体就失去了其作为手的意义

2.下列观点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理在气先 B.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心外无物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外化

3.下列体现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是( )。

A.心外无物质,心外无理念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世界源于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D.世界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4.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A.没有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5.下列选项中,关于朴素唯物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比较严谨、深奥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

D.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7.关于地震的原因,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物主义

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9.“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0.下面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形存神存——理在事先 B.理在气先——削足适履

C.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D.统筹兼顾——刻舟求剑

答案解析

1.A【解析】由定义,形而上学否认运动和变化,否认事物之间的联系。A错误,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B错误,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C错误,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D正确,是用联系、整体的观点看问题。故选A。

2.C【解析】客观唯心主义主张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如强调“上帝”、“理”、“理念”等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指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强调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

3.B【解析】A错误,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错误,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有形的物质形体;D错误,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本体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故选B。

4.C【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所理解的“物质”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但它仍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它具有五大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故C正确。故选C。

5.C【解析】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它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一些猜测的成分。因此,它有直观性的特点。A、B、D三项正确。故选C。

6.A【解析】“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与之对应的是唯心主义,A正确,唯心主义观点;B错误,是唯物主义观点;C错误,是唯物主义观点;D错误,是唯物主义观点。故选A。

7.A【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源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在题目中这种“客观精神”表现为“苍天”。故选A。

8.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唯心主义决定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世界上一切都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规律存在。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运动不受因果关系的制约,没有任何秩序。机械决定论又称形而上学决定论,指在古典力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7—18世纪盛行于西欧的一种只承认自然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牛顿力学创立后,认为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一旦简单地确定后,此后的运动都是必然确定的了,它可以不考虑初始条件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在此基础上,机械决定论者提出,牛顿力学规律是自然界唯一正确的客观规律,一切现象在本质上都是力学现象,人和动物都是按力学规律的机制组合起来的机器。题中“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正体现了机械决定论的观点。故选D。

9.A【解析】“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忽视了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选A。

10.A【解析】A正确,“形存神存”是指形体存在,那么其灵魂则存在,如果形体不存在,那么其灵魂也就消失了,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理在事先”指“理”是万物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错误,“理在气先”是指“理”是万物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削足适履”的意思是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凭主观想象用物质适应思想,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C错误,“掩耳盗铃”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把人的主观意志当做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决定于主观的唯心主义观点。D错误,“统筹兼顾”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刻舟求剑”违背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属于辩证法。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