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视频中三名男子围殴一名白衣男子,女子惊恐呼救无果,视频曝光引发网友愤怒。白衣男子伤重入院,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1)

案件现场

2023年5月1日,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福州市仓山区海峡会展中心世纪金源购物广场的一名女员工下班后,步行回家。她刚走出商场大门,就发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

她回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的男子,长相粗鲁,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她心里一惊,加快了脚步,想要甩掉他。

可是那个男子也跟着加快了脚步,不时地对她说一些下流的话,还伸手想要摸她。她害怕极了,低着头默默地走,不敢搭理他。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2)

就在这时,她看到了前方等着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个白领,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他每天都会在商场门口接她下班。他看到了她的惊恐和身后的男子,立刻走过来护住了她,对那个男子说:“你干什么?你想找死吗?快滚!”

那个男子却不甘心就这样放过他们,他拿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说:“兄弟们,快来啊,有人欺负我!”说完就挂了电话。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3)

没过多久,就有两辆摩托车从远处飞驰而来。车上坐着三个男子,都是那个男子的同伙。他们下了车,拿起石头、棍棒等武器,就向女子和她的丈夫冲过去。

女子吓得大叫“救命”,丈夫则挡在她的前面,试图抵挡他们的攻击。可是他们人多势众,很快就把丈夫打倒在地。他们还不依不饶,继续对丈夫拳打脚踢,骂骂咧咧。丈夫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淋漓。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4)

幸好这时有路人听到了女子的呼救声,报了警。警察很快赶到了现场,将那四个暴徒制服,并将受伤的丈夫送往医院救治。经过检查,丈夫身上有多处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并有轻微的脑震荡。

他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三天才能出院。警方对那四个暴徒进行审讯,发现他们是一伙专门在夜晚骚扰、抢劫、殴打女性的流氓。他们已经作案多起,并有前科。警方将依法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5)

以案释法

1,四名嫌疑人应当被判处多久的刑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6)

本案中,四名嫌疑人明知女子已经有丈夫,仍然尾随骚扰,并且在女子丈夫出面保护时,一起殴打女子丈夫,造成其受伤住院。

这种行为显然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伤情和情节的轻重,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刑罚。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7)

2,寻衅滋事具体应当怎么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多次寻衅滋事的;(二)寻衅滋事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共财产、私人财产重大损失的;(三)聚众寻衅滋事的;(四)使用凶器寻衅滋事的;(五)明知对方是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仍然寻衅滋事的;(六)其他情节严重的。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8)

本案中,四名嫌疑人在公共场所对女子进行骚扰,并且殴打女子丈夫,这种行为显然是寻衅滋事,扰乱了公共秩序。根据其行为是否构成前款规定的从重处罚情形,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刑罚。

3,是否构成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怎么判?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聚众斗殴,致人死亡、重伤或者造成公共财产、私人财产重大损失的,参加斗殴者为首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他参加者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聚众斗殴致人轻伤或者造成公共财产、私人财产较大损失的,依照前款规定从轻处罚。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9)

本案中,四名嫌疑人是以多打少、围攻女子丈夫的方式进行斗殴,并非双方平等对抗。因此,不适用聚众斗殴罪。

总结

在本案中,四名嫌疑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并罚。其中,首要分子应当从重处罚;其他参与者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应当根据各自所起作用和造成后果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这种无视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行为是对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的严重侵犯,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前段时间饭店男子骚扰女遭打后续(福州女子凌晨下班遭骚扰)(10)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存在一些道德沦丧、不法之徒,在公共场所对他人进行骚扰和暴力侵害。这需要我们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共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