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追忆过中国男篮参加1984洛杉矶、1992巴塞罗那、1996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2004雅典和2008北京等多届奥运会比赛的往事和花絮。

但其中,好像唯独少了1988年在我们的东亚邻居韩国首都首尔(当时译作汉城)举办的那一届。

男篮历届总决赛(男篮和整个代表队的滑铁卢)(1)

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中国代表团历届表现最惨淡的一届。

众所周知,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堪称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参赛史中的“滑铁卢”。怎讲呢?在其他所有夏季奥运会参赛经历中金牌数从未少于15枚的中国健儿,在汉城仅获得了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11位。

但事实上,也许是4年前我们在洛杉矶开的那个好头,让中国体育界对于自己在世界体坛的地位太过乐观了。

1984年夏季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于前苏联等东欧国家的抵制,有16个国家没有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而这些东欧国家体育底子都相当不错。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16个国家系数在列,夺金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整个代表团都不景气的情况下,那一届中国男篮却陷入各种传言的困扰,人心涣散,无心应战,5场比赛只赢1场,排名倒数第二。

所以我们在聊到中国男篮参加历届大赛的历史时,那一届的回忆似乎真的很少触及。

1988年夏天,北京国际篮球邀请赛上,中国队勇不可挡,连克欧美劲敌,球队士气高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奥运会。

当时,距离汉城奥运会开幕只有15天。

一场队内的人事变动却在悄悄酝酿,原因始于主管篮球的领导层变更。

4年前首次参加奥运会时,杨伯镛率领女篮夺得洛杉矶奥运会铜牌,但在回国后却被逼下课。2年后,杨伯镛东山再起,当上前国家体委篮球处处长。

这本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杨伯镛从事篮球多年,和男篮主教练钱澄海又是多年的队友,对中国篮球有很深的了解。他主持篮球工作,大家都很放心。

可是在建设球队的思路上,钱澄海和杨伯镛并不相同。在汉城奥运会开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男篮的队员们都听到了一个传闻:奥运会结束后,体委打算更换教练和部分队员。

短短几天的功夫,传闻愈演愈烈,球员们也都战战兢兢,好不容易提起来的士气,一下子就全没了。

好容易到了汉城,上了奥运赛场,比赛的结果波澜不惊,中国队连折数阵,争夺第九名的时候,还输给了韩国。

自从1983年开始,除了1985年的亚洲杯,中国男篮还没输给过韩国。想到回国后的种种不确定,队员们根本就提不起精神。

男篮历届总决赛(男篮和整个代表队的滑铁卢)(2)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表现乏善可陈。

回国以后,球队果然进行了整顿,主教练钱澄海离任,担任球队顾问;球员方面,李亚光、宋立刚、黄云龙、王立彬、张斌等7人离队。

其实,球队的平均年龄并不大,不少人都在63年到65年之间出生,打到92年奥运会,还不到30岁。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也成了钱澄海率领男篮参加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奥运会结束后,钱澄海放下教鞭,一门心思做了顾问。执教国家队16载,钱澄海为球队留下很多宝贵的财富,提起授业恩师,当年的弟子们都感慨不已。

王立彬是球队的主力大前锋,他对钱澄海的一个评价是,脑筋转得特别快。“钱老爷子带国家队的时间长,他脑筋反应特别快,穆铁柱退役后,我们队就没有高大中锋,他说不管怎么打,速度必须快,“快、灵、准”就是在那个条件下提出来的,”他说,“唯一的遗憾是没提对抗,当时有一种说法叫“惧黑症”,看见老黑就害怕,如果当年把对抗加进去,那么,当年钱老看到的事,跟20年后现在还在做的事一样。”

男篮历届总决赛(男篮和整个代表队的滑铁卢)(3)

左三即为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时的钱澄海指导。

孙凤武也是钱澄海的得意门生,他20岁就进入国家队,连续参加了三届奥运会。他是从得分后卫,硬生生给改成组织后卫的。“我以前打攻击后卫,得分能力比较强,后来钱老觉得我条件不错,有身高,比较全面,就把我调进国家队,”他说,“钱老让我该打组织(后卫),多传球,但得分又不能丢下,也就是现在说的双能卫,其实从那个时候,世界上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那时候的训练很严,每天都要练五六个钟头,球员们的想法也很单纯,除了打球基本上不想别的。钱澄海觉得这样不好,他要求队员们多看看书,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打好球。

男篮历届总决赛(男篮和整个代表队的滑铁卢)(4)

钱澄海指导为中国篮球做出的贡献无人可取代。

2008年4月24日凌晨2时45分,与骨癌拼争了近7年的我国著名篮球权威钱澄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逝世11周年的日子刚刚过去,而在曲折中寻路的中国男篮依旧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