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相信看到上面的歌词,大家都应该会哼上两句吧,这是笔者小时候经常唱的歌,不过现在也能经常听到,可谓是经久不衰啊。没错,这就是卓依婷在1996年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捉泥鳅》。本文所要说的主角也就是泥鳅了。


一、泥鳅的简介

泥鳅,属鳅科泥鳅属,形体小,细长且圆,身短,大概在三四寸,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遍布黏液,所以小的时候基本上很难抓住。它的头小、眼小,嘴部有五对胡须,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泥鳅广泛生活在我国南北地区,营养价值丰富,可食用,可入药,所以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


谁还没有一个捣蛋的童年啊,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你就会回忆起儿时的童年生活了,在田里捉泥鳅,但是怎么抓也抓不到,聪明的同学会用双手去捧,但是无论怎样,最后都会弄得全是是泥,搞不好就会挨训或者挨骂,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时候是它为我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泥鳅为什么怕草木灰(海陆空的天敌都不曾怕过的泥鳅)(1)

泥鳅


二、躲避天敌之路

也真实由于泥鳅“水中人参”的身份,才会引得自然界或者人类的争相“追捧”。在自然界里,假如它生活在大水面的水库的话,可能你认为宽广的水面,就能自由畅游了。但是却引来了无数的翘嘴鱼,它可是翘嘴的黄金美食啊。于是它躲到了石头缝当中,但是却惨遭鳜鱼的偷袭,到哪都不行。


于是,泥鳅来到了小池塘里,心想这里没有大鱼或者掠食性鱼类的追捕了吧。但是危险即将来临,由于水面比较小,水里的鸭子和鹅整天在里面巡逻,被盯上了,在劫难逃。不仅如此,水里的黑鱼,青蛙,甚至是蜻蜓幼虫都会对泥鳅形成巨大的威胁。


无奈,泥鳅游出水塘里,来到水更浅的稻田,心想这下摆脱了家禽和黑鱼,正在得意之时,却被一只白鹭捉住了,来个一口吞。更多的威胁还在后面,有一天,一股强有力的电流瞬间从水里经过,由于难以忍受就往水外面直蹦,刚出水就翻了白肚皮。

泥鳅为什么怕草木灰(海陆空的天敌都不曾怕过的泥鳅)(2)

泥鳅被捉


三、难躲的逐利人

咱们小时候的泥鳅,小日子虽说难熬,天敌到处都是,但是至少还能在洞里躲一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是哪里都不好躲了,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好在这两年对一些非法使用电具的限制,好子日总算有了点盼头,现在想想,几十年前的日子是多么的好啊!


但是好景不长,新的威胁已经悄然而至,这次不等泥鳅长大成年,在幼小的时候,就已经下了狠手了。这是一群逐利人,是一群被利益驱使的人们,它们将小泥鳅买来去钓取更大的鱼类,然后卖掉鱼,由于这些鱼都是比较名贵的,所以价格高,就能获取高额的利润。


这些人先是将泥鳅用漏勺舀出来,倒进水库里,通过大量的泥鳅来吸引翘嘴鱼,鳜鱼,以及其它的大鱼,也包括杂食性大鱼。然后用鱼钩挂在泥鳅脊椎上方的肉,抛出去做钓。


对于被“放生”的鱼可能好一点,但是也无处可藏,迟早要被鳜鱼所吃掉,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对于挂在鱼钩上的泥鳅,就不那么好受了,由于没有刺中要害,一时半会不会死,当入水之后就时刻面临着被吃掉的危险。


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受益最大的当属这些逐利人了,水里的渔业资源,被以最小的代价所掠夺,换来了高额的回报,简直是一本万利。但是危害不仅在于此,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不止于此,他们会加大投喂量,加大人力来获取更多的鱼,因为这太容易得到了。


最终,一处水域的可钓鱼类被钓光,没有了这些鱼,某些鱼种大肆繁殖,对另外的物种造成了威胁,这样连锁反应,使得生态环境不再平衡。


泥鳅为什么怕草木灰(海陆空的天敌都不曾怕过的泥鳅)(3)

卖鱼获取利益


泥鳅从小就被一窝端,所以泥鳅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是爆护终结者,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