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698一约756)唐朝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进士。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安史乱后归乡,途经亳州为地方官杀害。诗作善长写边塞军旅生活,风格雄浑,铿锵有力。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毛泽东青年时候就喜欢读充满豪情,有英武之气的唐朝王昌龄的边塞诗。1917年,毛泽东在所写的《体育之研究》中说:“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取例明之……夫力拔山气盖世,猛烈而已;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毛泽东早期文稿》第71页)文中引用的“不斩楼兰誓不还”,就是王昌龄的一句诗。1958年初,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因手术伤口感染,引起高烧。毛泽东知道后,给她写了封信,内称:“害怕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决,我也常常如此……为你的事,我此刻尚未睡,现在我想睡了,心情,舒畅了。诗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这里有意志,知道吗?”信中还称,“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又在这两行句下加了着重点,以引起李纳注意,鼓励她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和战胜疾病。显然,毛泽东认为王昌龄的这首诗是能够转化为战胜疾病的精神力量的。
毛泽东喜欢王昌龄的诗,经常熟读,并能背诵不少王昌龄的佳作,有些还作了手书。现见有毛泽东手书的有《从军行》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经常翻阅王昌龄的诗,所读的多种版本的唐诗里,于王昌龄的诗留下很多圈点记号,如《芙蓉楼送辛渐》、《长信秋词》、《出塞》、《闺怨》、《春宫怨》、《塞上曲》、《塞下曲》,其中《芙蓉楼送辛渐》、《长信秋词》还圈阅达五六次之多。他对于王昌龄诗的若干字句,还颇求甚解。有年胡乔木曾就王诗《芙蓉楼送辛渐》,向他请教“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江孤”的“楚”是指何地;即指出是指江苏江北。这也是一家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