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且常用的很多诗词、名言,有的和最初本意相差万里,有的甚至南辕北辙但不得不提的是:语言、文字本就是一种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当整个社会人们头脑中对其形成统一认知,且在上层明确规范之后,则以此标准通行于当世,不必溯源较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12句古诗名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12句古诗名句(十二句被误解的古诗文)

12句古诗名句

我们熟悉且常用的很多诗词、名言,有的和最初本意相差万里,有的甚至南辕北辙。但不得不提的是:语言、文字本就是一种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当整个社会人们头脑中对其形成统一认知,且在上层明确规范之后,则以此标准通行于当世,不必溯源较真。


一、言必信,行必果不是用来夸人信守承诺、言出必行的,而是指这个人死脑筋,不能灵活变通。源出《论语·子路第十三》,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是外交人才,第二等人是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比上面两种人逊色得多。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是劝人读书的,反之,是鼓励人们抓紧时间玩乐、不要没事就埋头学习。出自《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的生命有限,但知识这个东西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并不明智。


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今通常用这句话形容人生来就应该为自己谋求,偏贬义,而原文是引导人好好提升修养的。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是人的一生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不然,就是跟天意作对,就会被天地所不容。


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多用来指爱情,原本歌颂的是在沙场上不离不弃、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全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纵观《击鼓》一诗,描写的都是战斗场面。


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睡床或卧榻,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注释,床是“井上围栏”。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置身秋夜明月之下的井边,诗人难免生出思乡之情。


六、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指水上交通工具的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康熙字典》:“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上船”就是见驾前系好衣襟,“不上船”,指的是因醉酒而衣冠不整就跑去见驾,并不是抗旨不肯上船。此句来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是说唐玄宗想召见李白,我们的诗仙却一副薰薰醉态。


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源出唐代王勃创作的《滕王阁序》,文中千古名句众多。据说当时的南昌地区,八九月间,田野里活动着一种飞蛾,数量极多,在江上飞舞时,纷纷坠落水中,引得江鱼群游争食。当地人管这种飞蛾叫做“霞蛾”,简称“霞”。还有人指出,孤鹜应为“孤雾”,因为落霞、秋水、长天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存疑之处,迄今难辨。


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臭,在此念xiù,不是说酒肉太多过期发臭,而是指散发出香味。两句合起来意思是说贵族家里的酒肉散发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挨冻饿死。


九、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宣扬避免直接战斗的和平思想,而是说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语出《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谈的就是战争准备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而非不战。十、空穴来风常用来说事情“毫无根据”,本意恰恰相反,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此句出自《风赋》,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弯曲,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


十一、愚不可及不是骂人愚蠢,实为装傻充愣的意思,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大意是说宁武子处世为官有方,政治开明对他有利时,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想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了。


十二、以德报怨并无此句,后人讹传而来,孔子认为倘若以德报怨,那还能用什么来报德呢?提倡“以直报怨”。出自《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大意是说,你用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极大的浪费,这对施你以德的人也是不公平的。孔子提倡仁,但并不主张没有原则的宽宥(yò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