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1)

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2)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可这个“一”到底是什么?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遐想空间。

在中华文化中,“一”是数字的开始,也是孔子思维具有整体和连续的特点。人们想着,如何更好地活在这个“一”的里面。

《论语》中孔子告诉曾参:“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但并没有做具体的解说,有缺乏详细的语境提示,因而后人对此解释颇多。

后来的学者们对这个“一”,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和“道”的含义。

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3)

“一”,是“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中,贯穿了中庸的思想和道义。

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4)

“一”,是“仁”

孔子是希望曾子能明白道的贯通性,可以理解为我的道是天人贯通之道,是用仁来贯通的。

“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仁”居于五常之首位,就说明了其所承载的核心要义。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之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孔子认为,人最美好的品质和最应该有的品质就是仁,仁就是爱人,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础。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成为人们生活的追求与美德,也是中国人的理想的道德境界。

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5)

“一”,是“躬行”

躬行,是一种思想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实践。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 · 述而》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也是在告诉我们要躬行实践,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真正掌握和领会书本的精华。

阳明传奇的一生印证着他始终遵循着在“事上磨练”的方式,也要求学生必须从“事上磨练”做起。

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6)

“一”,是《易》

孔子到了晚年,领悟到《周易》中丰富而深刻的德义思想,因此不再将《易》当做纯粹的卜筮的用书来看,也影响和造成了孔子对《易》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典籍。

孔子认为领悟能力强的人可以只通过阅读《易》一书来悟道,读《易》这一本书就可以贯穿其他的经书典籍,即读一而君(群)毕

《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孔子告诉子贡,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广泛阅读各种经典并死记硬背,而是用“一”贯穿了“多”的。

-END-

孔子论士与君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7)

持续品质分享,一起成长蜕变。你的点赞关注,使我内心向阳。让每个遇到我的人,因为遇见我,而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