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话题引发了无数"联想",环球时报的胡总编都煞有介事地"三谈联想",像王小东先生这样更擅长于政治和军事话题的博主也都专门发表了自己对"联想"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联想现在怎么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联想现在怎么了(网民们为什么关注联想)

联想现在怎么了

"联想"的话题引发了无数"联想",环球时报的胡总编都煞有介事地"三谈联想",像王小东先生这样更擅长于政治和军事话题的博主也都专门发表了自己对"联想"的态度。

我个人也表达过一些对"联想"问题的看法,在这里也很愿意再总结一下:

一、联想在"国变民"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产资流失

1、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柳传志先生在一个采访中曾颇有些气愤地说过,当初中科院投资联想的钱是20万,而联想在"私有化"时我们花了2个亿。20万到2个亿,怎么能说国有资产流失呢?采访的白岩松先生也为柳总的发言摇旗呐喊道,国家很会做生意嘛!

上市企业收购中有一个概念叫"溢价收购",一个企业现在明明只值10个亿,为什么要"溢价"15个亿,20个亿收购呢?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收购企业本身的战略布局需求和收购的竞争环境;二是取决于被收购企业曾经的价值,现在是不是被低估了; 三是被收购企业的可预期价值;

那么,2个亿购买曾经只值20万的"联想"能说明国有资产没有流失吗?当然就不能。2个亿收买联想股份时,当时的股份市值是2个亿还是4个亿?联想可预期的市场价值是多少?这才是判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依据。

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并不认为用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原罪"来抨击当下的联想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我们也要看到当年如"红塔山"、"健力宝"似乎是守住了"国有资产"的底线,结果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联想的"国变民",今天还有"联想"吗?

在当年"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资产评估存在着太多的漏洞和问题,如果翻起旧账,会有多少企业同病相怜?

法律上有一个"追诉期"的概念,我觉得"国有资产流失"的原罪,早已不在追诉期内,真的不必要再去关注,而应该更加关注当下联想的问题。

二、联想是中国的联想吗?

如何定义一个企业是哪国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所以,有一种观点是从民众对品牌的认定来定义的。比如,东芝、日立、松下、三菱就是日本的品牌和企业,虽然他在本国的营业收入占比远低于国际市场的占比。即使是今天海尔收购了GE的白色家电,美的收购了东芝80.1%的股权,美国人会认为GE是中国品牌吗?中国人现在就认为东芝是中国品牌吗?联想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中国品牌,这就像是基因和血缘一样,是联想当下的经营者改变不了的。

如果换个角度来讨论联想是否是中国的企业,那结果就又不一定。比如,联想的主要股份的持者是哪国人?联想的企业纳税主要给了哪个国家政府?联想现在的领导层从企业战略层面怎么定义和认知自己的归属?联想是不是有意识地把中国的国家利益作为其企业经营行为的一个底线来坚守?

"在美国的产品比中国卖的贵","高管中大多数是外国人",这些现象让人疑虑和质疑应该说正常的。

今天的联想应该说还是被像柳传志和杨无庆这样的拥有中国国籍的经营者所掌控吧?其实控股东也还是中国企业和个人吧?那么,联想就还有"中国化"的基础吧!?

三、国人为什么好像越来越讨厌联想了?

这一波对"联想"的质疑,肇始于司马南先生的视频。司马南先生并不是顶流的视频博主,却因为炮轰联想而一战封神,说明的实际问题是"民间对联想的不满情绪已蓄积已久"。

民众为什么对联想不满?这才是联想本次危机的根本问题。

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

1、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一个华为形单影支,民众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中流砥柱。而当大家蓦然回首却发现一个最老资格的"高科技联想"都没有有资格上美国政府的"黑名单"时,当然是"怒其不争"!

2、联想一系列以"躺平而自豪"的言论,在互联网上长期发酵。

3、"滴滴"等与柳氏家族相关的事件,让民间不满的情绪,从企业经营的"怒其不争"能力问题,蔓延到对个别人"是否爱国"、"是否卖国"的立场问题,进而开始质疑"联想企业"的立场问题 。

所以,杨、柳能力再差,工资再高,大家顶多也就是吐槽一下算了。可是能力差、工资高,还涉嫌"卖国",就为世人所不容了。

四、联想应该做什么?

我认为,联想并不是一个差的企业,这应该是一个公允的评价。但是联想的公关确实很差。

在我看来,联想和柳传志先生不需要回答自己是不是存在"侵占国有资产"的原罪,这也是联想和柳传志先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个人甚至可以预测,国家也不会认定这个罪名。

但是联想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实质性地做出一些变化:

1、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及时披露相关的创新成就;

2、适当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从战略层面上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3、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杨、柳从自身做起;

4、柳传志先生应该考虑自己家族的定位,让爱国不只是自己的思考和理念,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民众可见的行为。中国人讲盖棺定论,柳先生叱咤风云一生,还是要考虑生前身后名。

5、联想应该设置一个企业文化官,全面梳理自己的企业文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