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诸子百家”第一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话不多说,切入正题。

咱们这一期文章要从诸子百家当中最重要的一家讲起,是哪一家呢?当然是儒家啦。儒家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流派,可以说,在咱们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血脉里,都存在着儒家的影响。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1)

而儒家最重要的人物,当然就是它的创立者孔子了。所以咱们就要从孔子这个人讲起。孔子的大名你肯定听说过,但孔子到底都干了些啥、说了些啥,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尊敬他呢,你可能就未必能说得出来了。今天,咱们就先认识一下孔子这个人,了解一下他传奇的一生。

孔子生活在大概2500年前,是春秋晚期的人。那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乱,特别乱。一大堆诸侯国整天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的。每个国家都损失惨重,百姓们就更悲惨了。

你可能听说过,孔子是当时鲁国这个国家的人。不过,孔子他们家一开始不是在鲁国,而是在另一个诸侯国——宋国。而且,孔子还是宋国国君的后代。

这个宋国的国君又是之前商代大国王的后代——就是《封神演义》里商纣王的那个商代。所以,孔子他们家,那是最厉害的大贵族了。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2)

可是春秋时期实在是太乱了,国王啊、大贵族啊,都不一定安全。有一次,宋国的贵族们自个儿跟自个儿打起来了,孔子他们家输得很惨,其中一些成员就逃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他们家就成了鲁国人——当然,这是孔子出生之前发生的事情。

再到后来,这个家族里出了一个叫叔梁纥的武林高手。据说他的力气和老虎一样大!

叔梁纥这么厉害,就当上了将军。有一次,鲁国军队去进攻一座城市。一开始打得很顺利,眼看着鲁国的先头部队已经杀进城里了。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吧,可突然就出问题了。

原来,先头部队攻进去的那个城门,是被吊起来的。敌人一看到鲁国的军队打进来了,就想把城门给放下来。这座城门是又大又重。一旦被放下来,后面的增援进不去,在城里的大军撤不出来,那不就被敌人关门打狗,死定了嘛!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3)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有个人冲到了城门旁边。谁呢?你可能也猜到了,就是叔梁纥。叔梁纥跑过去,双手一举,啪,就把那座超级重的大门给托住了:“不管你大门有多重,我力大无穷!”

看到这个场景,敌人都吓傻了,最后就被打败了!

你看叔梁纥是不是很厉害呀?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武功高强的大力士将军,却生了一个文质彬彬、勤奋好学的大学问家,这个人就是孔子!

孔子小时候过得挺惨的,刚三岁,他的大力士老爸就去世了,只剩下老妈一个人把他带大。长大以后,孔子当了个小公务员,是成千上万个公务员里普普通通的一个。那时候,谁也看不出来孔子会成为多么伟大的人物。

那孔子是怎么变得伟大的呢?原来,孔子的工作是很普通,可是不工作的时候,孔子就不太普通了。一般人下班了,或者放假了,那肯定就自由自在啦,打打猎,骑骑马,玩会儿手机——那时候可能没有手机,反正就这意思吧!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4)

可是孔子不一样。他这个人,最大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他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就看书;要是和别人待在一起,他就去观察别人。观察什么呢?

在《论语》里,孔子说过一句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就是优点,“不贤”就是缺点,“齐”就是向人家看齐,“内自省”就是在内心里反省自己的缺点。

合起来就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向他看齐,学习人家的榜样;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人家的缺点,不过可不是给人家挑毛病,而是反思自己有没有一样的问题,好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孔子就通过他好学的优点,变得越来越厉害。孔子的学问越来越大,他的地位也在提高。慢慢地,他从一个小公务员,变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外交官,再后来甚至当上了鲁国最大的官——宰相!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5)

孔子这么好学,本事这么大,他当上鲁国宰相,周围国家都吓坏了!当时,鲁国周围最强大的国家叫齐国。齐国就派人给鲁国的国君——送了一大堆礼物,勾引鲁国的国君天天玩:“玩什么都可以,我们都送给你,只要你别去见那个什么孔子,听他那些治理国家的智慧。”

结果,鲁国国君还真就没出息,上当了,天天瞎玩,就是不治理国家。

孔子一看,唉,连国君的面都见不到了,当然也就没办法拯救鲁国的百姓,让鲁国变强大了。

要是换个大官,可能就想:那拯救不了就算了呗,反正也不赖我!你看,当宰相,工资高,权力大,挺好嘛!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6)

可孔子不一样。孔子最重要的一条思想叫作“仁”,单立人加一个二的那个仁,简单说就是爱护别人、拯救百姓的意思。

当然,儒家说的仁,背后有很深的智慧,这个咱们后面的文章也会仔细讲。总之,现在孔子拯救不了国家,不能实现仁的志向,那就辞职,不干了,出去周游列国,到各个诸侯国去看一看。

去干什么呢?是去旅游呢,还是去办事呢?都不是。他出去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想找一找:有没有哪个国君脑子聪明,心地善良,能任用自己改造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去宣讲自己的学问。

他这么好学,学了这么多知识,他也想把这些知识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所以,他就出发了。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7)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学校都是由政府官方开设的。一般只有贵族可以上学。咱们普通人想上学,俩字:没门!

可能有同学说:“那太好啦,我还不乐意上学呢!”可是,在那个时候,要是不上学,没文化,你也不可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能被有文化的贵族们随便欺负。

孔子决定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他自己开了学校,自己就是老师,别人只要交一点学费,不管你是贵族还是普通人,都可以跟着孔子学文化,涨知识。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带着这些学生长见识。路上他还招了好多新学生,改变了好多普通人的命运,也发生了很多非常神奇的故事。

最后,他回到鲁国,继续教书。他的学问就通过这种教育一直传到了现在。

孔子爸爸70岁(孔子的爸爸是大力士)(8)

好。前面是我对孔子的一个介绍。这个介绍比较简单,可孔子的一辈子一点也不简单。他的一生中,有一大堆神奇的故事。

而且,孔子最伟大的智慧,比如仁爱这个价值观呀,比如处理各种具体人生难题的智慧呀,就体现在孔子一生中做的这些事情里。

下期预告

接下来,咱们就要通过孔子的这些小故事,一条一条学到孔子的大智慧,全面地认识孔子和儒家。下一讲呢,我要跟你说说孔子的长相。

根据古代的记载,孔子的长相非常的恐怖,根本就没有人模样,看起来像是个妖怪一样。埃,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下一期再详细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