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诗(明秀好奇西湖景)(1)

明秀好奇西湖景,雁鸣秋月写长天

——黄文中西湖佳联欣赏

文|张寿岭

我的故乡临洮,亦名狄道,陇上之名邑。如果你读过唐诗,或者是有一点古典诗歌知识,你就会知道临洮的大名。历代诗歌咏临洮的诗篇数以百计,尤其是唐朝边塞诗歌,连篇累牍的写到临洮。王勃的“烽火照临洮,榆塞马萧萧。”,王昌龄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孟郊的“北走出雁门,西行渡临洮。”,高适“勋业在临洮”,岑参的《临洮客舍留别》,李白的“从军向临洮”,杜甫的“牧马不敢侵临洮”唐代诗人马戴的《出塞词》,“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还有宋代的苏轼、陆游,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张晋,吴镇,都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更有陈毅元帅的《过临洮》诗:“陇头无复呜咽水,汉藏自由过临洮。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淘淘。”以及人们熟悉的唐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使临洮其名不胫而走,如雷贯耳。

临洮自古崇文尚教,开蒙教化久远,文风昌盛,教育发达而闻名陇上。有兴诗賦词之传统,诗文传承延绵不衰,是国家命名的“诗词之乡”。文彦名士辈出,华采蔽野,如明代张晋、张谦昆仲,清代吴镇,近代的李满天等等。更有东瀛译书,深受孙中山赞许而题字,在杭州西湖撰联,誉漫江南,文光焕联坛的乡人黄文中。

描写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诗(明秀好奇西湖景)(2)

黄文中,字中田,临洮县洮阳镇人,深谙诗联,娴于书法。早年加入同盟会,留学日本,获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士学位。“九一八”事变后,以甘肃民众代表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民主救国会议后,转至杭州寄居三年之久。在杭州期间寓居西湖边的俞楼,每日浏览西湖景色以消遣心中郁闷,他发现西湖所有亭榭楼台,悬挂的楹联尽为江南文人墨客所题,故萌发了为北人争气,展现北方文士才华的意念。在西湖各景上留下了他的很多精美遗墨,目前收集到的有17副。“且看青冢留千古,漫道红颜本暂时”(苏小小墓)、“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平湖秋月)、“湖光塔影连三竺,海日江湖共一楼”(韬光庵)、“峰欲再飞无净土,泉甘耐冷有名山”(飞来峰冷泉亭)、“应将笔砚随诗主,为访芦花上钓舟。”(秋雪庵撰联)等。

这些名联佳作,可惜的是后来大多数毁坏遗失,而被人忘记。只有仅存一副还悬挂着。那就是中山公园的“西湖天下景”亭,被游人赞赏有加的名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落款:“陇右人黄文中”。此联语清丽概括,书法隽永。是西湖名胜的最佳对联之一,也使其成为中华风光名联。其联脱胎于苏东坡的诗《吟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楹联成为苏东坡诗句,以及“西湖天下景”匾文的注释与解读。区区二十个字,便将西湖美丽妩媚的景色,囊括赞美的淋漓尽致,也将苏东坡的诗,融化汇炼的臻美至真。使诗、景、联无与伦比的完美结合,真乃一字一珠,不愧椽笔之俊才耳!

描写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诗(明秀好奇西湖景)(3)

此副“叠字联”,是吸收运用了宋代词家李清照词的风格,用叠字连法,使其起到重复强调,加深印象而醒目,很容易被人记住,通俗生动,诵读朗朗上口,有节奏强的美感。联格手法运用“回文”、“踏花”,还可以倒读。如果踏花步格,循环周反,还可以读作:“水处明,山处秀,水山处处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时时好奇,”等等多种读法。是叠字联珠之佳作,联意情景俱佳,妙不可言。如到杭州西湖旅游,不欣赏此佳联,难能以尽雅兴,乃往而遗憾。

还有一副对联,也只能在拓片上看到,那就是为“平湖秋月”撰写的对联:“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是篆书题写,联文及书法尽美。此联文为陇上才子黄文中,篆书为江南名士黄侃,是南北二黄珠联璧合的杰作。说来还有一段文士联墨的佳话韵事,不得不写。

黄侃,字季刚,号受量居士,湖北蕲春人。师于国学大师章太炎,他文、史、哲,无不深谙。是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建树颇丰,故当时有“章黄之学”之称。他不仅是国学大师,而且书法也造诣弘深,和于右任、沈尹默、汪东等著名书法家过从甚密,于右任曾有“山川佳色澄悬境,松桂清荫静读书。”的联书,赠送黄侃,足以见其相知之深。

描写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诗(明秀好奇西湖景)(4)

黄文中寓居杭州时,巧遇金陵大学教授杨昭恕,一见如故,雅趣相投。杨昭恕非常赏识黄文中的才识,当时西湖名景“平湖秋月”尚未镌刻悬联,他特求黄文中撰写,由他出资镌刻。黄文中同意后,杨昭恕即请同乡好友黄侃,赐笔书写,遂成雅韵逸事。后黄文中为答谢扬的美意深情,特意赠送了他拓制的《西湖楹贴集》。黄侃见到后很是喜欢,褒扬有加,并在楹贴上也题了数十字的长跋,随后黄侃又用《天发神谶碑》笔法,以篆体书写了这副楹联,杨昭恕随后也在此联题了跋,镌刻而悬挂。但是可惜此件墨宝古迹,已经毁于“文革”,只有拓片墨迹存世,而且非常之少,已为墨宝奇物矣!

这副楹联非常隽美,一联道尽了“平湖秋月”之绝美佳景。如果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那么黄文中的这副佳联,乃“联中有画”。达到了“状难描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情与诗外”的最高境界,而是“状难描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情与联外。”了。

描写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诗(明秀好奇西湖景)(5)

“鱼戏平湖穿远岫”,一个“穿”字,将鱼写活了,将秋月下的平湖写活了,使景产生了灵动,仿佛鱼从月边穿过,游弋于山间。“雁鸣秋月写长天”,使人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写秋色的传世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见撰联者的诗情匠心之阔远。而一个“写”,活灵活现,含意无穷,联语诗意般的抒情,雁“写”长天,一会儿成“一”字,一会儿又成“人”字, 寓味无穷,令赏景者浮想联翩,触景生情。上联写景,下联抒情,情景交融,珠联璧合,美轮美奂。平湖秋月,鱼戏雁鸣,有声有色,好一副西湖赏月秋思图!而且不留痕迹的嵌入“平湖秋月”四字,联格严谨,对仗极其工整,联意韵境非常高远,真乃难得之上乘佳作。如果没有极深厚的诗文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过人的才智,是撰写不出如此超一流的楹联佳作。

黄文中的楹联在杭州西湖,得到四海游客的赞誉,得到文人墨客的首肯,为西湖增添了厚重而亮丽的人文景观。确实也为北方文人扬了声名,也为我的家乡临洮争了光,他是陇人的骄傲,是我们乡人的自豪,彰显了我们故乡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悠久的文明历史。

最近因网上文圈之“联赛”,聊充评委,便引发了我的联兴,而且勾思起一些关于楹联的逸闻趣事。便把这些难以忘怀的韵致,以及值得藏山传后的名联佳作,写了下来,以期传薪,更为温故知新之雅赏而已!附记一九八三年游览西湖时写的七绝《西湖赏陇右才子黄文中佳联》:

时时处处画堪诗,自古西湖聚俊奇。

苏白堤边珠万斛,联花香韵艳陇仪。

注:

“时时处处画堪诗,”,原诗为“时时入画处处诗,”因为失律,今改之,但余还是认为,不如原来。思前想后还是改了,以免网上高士又劳玉鉴,颐指气娴。

作者简介

张寿岭,字清源。甘肃临洮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国际城市文学学会理事、甘肃分会顾问,中国甘肃在线副总编辑,摄影部总监。甘肃诗词学会、甘肃楹联学会会员、甘肃韵文学会理事。白银市诗联协会、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川区诗联学会会员、临洮诗词学会会员。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诗人,少陵诗词文学社总社顾问,兰州小草爱心社会服务中心首席顾问。诗文和摄影作品,发表各报刊杂志,全国大赛多次获奖。获第二届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暨中国新诗百年100位城市优秀诗人奖。楹联收载《2016年.对联中国》年度优秀作品,诗作收载《中华诗词优秀作品选》。有诗文集《清源流韵》、《清源新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