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兵役叫什么兵?长期服役的大环境下(1)

从裁军三十万开始,部队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改革。

各个单位编制体制进行了调整,军官数量大幅减少,军衔制正式实施,新政策正式落地。

这一系列的举动,让部队旧貌换新颜。

为了促进大家长期服役,福利待遇也有了很大提升,比如发放了配偶荣誉金、父母赡养费,同时将配偶、父母、岳父母纳入部队医保优待。

看起来一切越来越好,但很多人也很茫然,不知道军官这条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为什么当前很多人对服役有着迷茫与困惑呢?主要是新政带来的部分变化:

1、军官起步变化

过去,军校本科毕业的学员授予中尉军衔,享受副连待遇。

新政策下,为了大家能够长期服役,军校本科毕业的学员授少尉军衔,保障前期扎实蹲苗。

虽然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难免让已经考入军校还未毕业的学员心里感到有落差。

2、安置方式变化

在过去,转业与自主择业虽然没有做到平分秋色,但每年总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选择自主。

新政的到来,让自主彻底成为了过去式,迎来了崭新的朱悦。

虽然朱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发展的新政策,但很多人难免会将朱悦与自主相比较。

相比自主,朱悦的起步稍微低了一些,难免让部分人感到失落。

3、晋升速度变化

在过去,晋升虽然不说个个神速吧,但大部分人还能保障顺利晋升。

而新政后,“前慢后快中间稳”的导向,意味着军官晋升速度将放缓,想要趁年轻快速晋升,可能性不大。

尤其是当前军校毕业少尉起步,再加上前慢,想要像过去一样,30岁之前晋升到少校,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工作强度变化

不管是服役还是管理,部队越来越正规化,但是正规化的背后,军官的工作强度、压力都在不断增加。

各种材料、检查、考核,让不管是基层干部还是机关干部,都精神长期紧绷,休息难以保障。

再加上长期脱离家庭,无法顾及家人,让一些军官萌生退役的打算。

当下,长期服役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用政策留人并不是长久之道。

只有保障安心扎根军营,才能保障人才不流失,以及队伍的稳定性。

这就需要正视以及解决当前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

1、深入基层倾听声音

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还是福利的发放,都应该是切合实际的进行,都应该深入基层,倾听基层大众的声音

只有这样,才能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及。

也只有这样,推出的政策才能被大家所接受。

2、提高各方面待遇

按照道理来讲,当下待遇已经有了稳步提升,但是有些方面仍旧存在进步的空间。

比如工资待遇,当下部队007的工作节奏,以及不断加大的工作强度,工资在社会上没有太大的比较优势。

而且,截止到现在,相关工资正常增长的制度也未落地,总是会影响到大家服役心情。

此外,还要关注军人的后代与后院,这样才能保障大家在部队安心服役。

3、后路保障有待提升

新政之下,长期服役是军官服役的大方向,而长期服役需要有稳定的后路作为保障。

不然,人过四十再面对二次择业的不确定性,必然是会影响大家的服役积极性。

不管如何,新的篇章已经开启了。

大家能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号召,奋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