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和夏天,菜园里有哪些菜?

秋天和冬天,菜园又会怎样供给人们?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1)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2)

或大或小的菜园,无论在城市的房顶或阳台,还是在乡间的某块小平地上,菜园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把最好的姿态和收获奉献给人们。

人们喜欢讴歌千变万化的四季,喜欢怀念大大小小的城市,也喜欢赞美品性优雅的雨雪,还喜欢描写令自己心动的水果,更喜欢刻画属于自己的花神……

在这些长长短短的文字叙述中,只有很少的人关注到了菜园子,比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和吴伯萧的《菜园小记》。它们都明了一种态度: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

种菜的时候是非常有趣的,可以感受到劳动的愉悦。“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

照顾菜园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哪怕是去别的地方捡肥料。作者这样写:“‘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

哪怕就是坐在菜园边上,望着生长着的各种蔬菜,也是极有乐趣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后来在语文课本上看到了王树槐的《父亲的菜园》,总觉得有吴伯萧的影子,而且都是点到为止,显得不那么真实。

当然,如果要找一个菜园子故事是给儿童看的,那就是《祖父的园子》了。一生坎坷的萧红,笔下有这样清丽爽朗的文字出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或许,菜园子给予她非常多的乐趣,收获了很多追寻美好事物的情感,可以让她直面后来各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且看萧红笔下的菜园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样的叙述,菜园子是不是活了?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读到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有很多乐趣出来?可惜的是,要认识菜园子里的一切,非得有相当的菜园子经验才行。幸运的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尤其是不知道各种蔬菜瓜果生长模样的孩子们,他们也可以通过菜园子故事来认识它们。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3)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4)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5)

《菜园里有什么好吃的?》就是这样一类书。作者铃木守把菜园子分为春夏和秋冬来讲述。春夏有春夏的蔬菜,有番茄、黄瓜、南瓜、柿子椒、玉米、毛豆和芦笋。秋冬有秋冬的蔬菜,有胡萝卜、萝卜、洋葱、红薯、土豆、菠菜和卷心菜。更令人垂涎欲滴的是,每一种菜都配了好多种做法和吃法。一边看着苍翠欲滴的蔬菜,一边欣赏着蔬菜的各种吃法,真是手不释卷啊。

铃木守在北海道的山里长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在2004年前后开始创作绘本,代表作有《就爱这样吃面包》《令人心动对的甜点手册》《好想吃点心》等。他还是一位美食家,本着“美好的事物就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条,在札幌自家小院子里种植蔬菜和花草,自得其乐。

《菜园里有什么好吃的?》语言浅显活泼,可以让孩子在一幅大图上体会到生长着的蔬菜的快乐。如果是亲子阅读的话,当父母每次读到“菜园里种的什么好吃的呀”时,孩子一定大声说出蔬菜的名字。这样的阅读真是太振奋了。

当孩子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页时,看到蔬菜的果实就会大吃一惊,原来蔬菜还可以这么吃啊,原来蔬菜是这样生长起来的啊。相信一定会有好多个惊叹号在孩子头脑中闪过。对于大人来说,何尝不是这样呢?

比如讲到番茄时,先是一大片番茄生长着,“不规则的鸭子,密密匝匝。枝上结满了红彤彤、亮闪闪的果子。菜园里种的是什么好吃的呀?”随着“呀”音一落,孩子就会大声喊:“西红柿!西红柿!”

迫不及待翻到下一页时,看到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还有又大又红的“番茄”两个字。更重要的是,随着大人这样朗读:“咬一口,扑哧,嘴里面全是太阳的味道。”孩子就会若有所思地重复一遍:“太阳的味道?”

“爸爸,太阳的味道是什么呢?”

“西红柿被太阳晒过后,里面有很多太阳的味道,就像菜里有了盐一样。”

如果再仔细一点看,青蛙一家对西红柿真是喜爱有加啊。摘回来的西红柿可以做沙拉,可以榨汁喝。

“爸爸,你说你榨的西瓜汁跟西红柿汁相比,哪个更好喝?”

“没有榨过西红柿汁呢。下次我来试试。”

如果再停留久一点儿的话,还可以看到西红柿有好多种类。小小的样子,小小的可爱,完全可以吸引住孩子们挑剔的眼睛。

“圣玛扎诺番茄,李子番茄,樱桃番茄,柠檬番茄,迷你番茄,桃太郎番茄。”孩子一边看一边说:“这个我吃过。这个没见过。”

番茄生长的样子也是动感十足。跟孩子一起感受生长的瞬间时,似乎都能听到番茄生长的力气,不断地从画面中爆发出来。

种子发芽出土时:嘭嘭嘭!

叶子打开时:长啊长啊!

有“拐杖”时:爬啊爬啊!

开着小黄花时:噌噌噌!

果实变红时:红彤彤!

当然,缺不了“多浇水”这样的过程,也缺不了蜜蜂“授粉啦”这样的过程。看着一粒西红柿种子结出许多红彤彤的西红柿出来,不惊讶不赞叹才怪呢。

就这样,一个很活泼、很亲密的亲子关系就逐渐建立了。如果还想把这种关系延伸得更远一些,延长得更久一些,建立得更厚一些,就把书中最后的菜谱做一做吧。每样蔬菜都容易获得,每个菜谱都不怎么复杂。

比如做玉米羹【凉了喝也很好喝】的材料:玉米2根,洋葱1个,黄油10克,牛奶400毫升,汤料2小块,胡椒和盐少许。具体做法是:

1.用刀把玉米粒剥下来。洋葱切成薄片。

2.厚底锅中放入黄油,加热使其融化,炒洋葱。洋葱炒熟后加入玉米,炒至黄色。

3.将2和牛奶放入搅拌机里搅成糊状,用笊篱过滤后倒入锅中。

4.加汤料,一边用中火煮,一边搅拌,防止糊锅。还需要注意防止煮沸了扑出锅。最后加入盐、胡椒粉即可。

在《菜园里有什么好吃的?》里,14种蔬菜活泼泼地呈现出来,它们虽然讲述了一些蔬菜的知识,但是传递更多的是生活的趣味。如果能通过亲子阅读互动起来,那收获将是难以估量的。种菜、看菜、收菜、做菜……在劳动中收获,又在收获中分享,这样的循环真是令人喜悦啊。

写到这里,还是想起了吴伯萧写《菜园小记》的开头: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每个人都在其中感受到菜园子带来的乐趣。菜园子是给人们提供蔬菜的,可是它提供的,何止是各种蔬菜呢?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6)

萧红和祖父有趣对话(吴伯萧菜园小记萧红祖父的园子)(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