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一句古老的俗语,形容两个莫逆之交的朋友,彼此间感情之深,可以用生命为对方作出最大的付出和牺牲我的人生中,没有见过生死之交,但是,却亲眼见到过感情深厚、坚固如金的深挚友情,那就是我的先父我的“同年爷”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深情厚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情比金坚兄弟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情比金坚兄弟篇(追忆先父和同年爷)

情比金坚兄弟篇

“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一句古老的俗语,形容两个莫逆之交的朋友,彼此间感情之深,可以用生命为对方作出最大的付出和牺牲。我的人生中,没有见过生死之交,但是,却亲眼见到过感情深厚、坚固如金的深挚友情,那就是我的先父我的“同年爷”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深情厚谊。

以前的客家人,遇到跟自己同年出生而又志趣相同、情投意合的朋友,往往喜欢结为“同年”。这样的“同年”,很多都亲如兄弟,彼此之间情感非常深厚、坚固。既然情同手足,他们各自的孩子,也都彼此视如己出,客家人叫父亲为“爷”,因此,我叫父亲的同年为“同年爷”。

父亲和同年爷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相识相知了。那时候,同年爷是一名教师,而我父亲,只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因此,结为“同年”的时候,我父亲开玩笑说:“同年,你是箩,我是畚箕,恐不般配哟!”我的同年爷哈哈一笑,说:“有情饮水胜饮酒,老同莫客气啦!”

两个耿直、善良、意气相投的人,从此成为挚友、至亲,开始了一段为期几十年的深厚友谊和宝贵亲情。他俩的感情深厚到什么地步呢?以前的人比较重男轻女,我父亲结婚后先后生下了我的大姐、二姐,而我的同年爷却接连生下了两个儿子。在我妈怀上第三胎,也就是我的时候,同年爷不无焦虑地对他老婆说:“老婆,如果同年第三胎还是生的女儿的话,我们得把老大或者老二过继给他做儿子啊!”他的老婆,也就是我的同年娘,坚定地点了点头。

“瓜花绑酒情难舍”,这是一句客家俗语。意思是说,两个有情有义的人,相聚在一起,就算家贫如洗,只能炒南瓜花送酒,也能兴高采烈地喝个痛快,最后还是依依不舍、不忍分别。我的父亲和同年爷就是这样的人,两个人都喜欢喝酒,都有聊不完的话题,两人相聚,总是喝不完的酒、聊不完的话!

那时候,通信不方便。过年过节的时候,互相走动的亲戚,经常在半路上相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父亲和同年爷就会极力把对方往自己家的方向拉,实在拉不动,两人就猜拳定输赢,输了的人乖乖地到对方家做客。两人手挽着手,哈哈大笑,快乐得像两个顽童……

但是,有一个节日,必须是我们去同年爷家过的,那就是每年的“二月二”。那是同年爷那个村庄特一无二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附近村庄的人们,都汇集到这个叫做“多宝”的村子过节。一时间,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同年爷家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很多,每年都是高朋满座。而我同年爷总是拉着我父亲一起,坐在最好的位置,两人与众多亲友一起,频频举杯,开怀畅饮,从中午喝到晚上,再从晚上喝到半夜甚至天亮,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完的挚友情……

天有不测风云,我父亲在我十五岁那年突然辞世。同年爷悲痛万分,携妻带子,来到我家吊唁挚友。他在我父亲的灵前肝肠寸断,几乎哭晕了过去……

父亲去后,同年爷没有因为挚友的逝去而冷落、疏远我们,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姐弟几个视如己出,跟以往一样爱护我们、教导我们、帮助我们。二姐挖地基建房子的时候,他给我们请来了挖掘机,忙前忙后;我成年后,他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就像张罗自己儿子的亲事……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去年冬天,年近八旬的同年爷,因病医治无效,驾鹤归西了。猝闻噩耗,远在厦门的我,忍不住泪如雨下,并连夜请了假,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回了家乡,送同年爷最后一程。在肃穆庄严的灵堂里,看到静静地躺在冰棺里的同年爷,我更是嚎啕大哭,跪在棺前久久不忍离去……

自从父亲去后,每次见到同年爷,总能看到跟父亲一模一样的影子!可是,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父亲和他的那个情比金坚的挚友了!这世间,再也没有这么真挚、真诚、珍贵的友情、亲情、感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