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

一个可以载入中国影史的奇迹正在发生:

一部上映了55天的电影。

甚至在流媒体平台都上线22天后。

一方面盗版满天飞,另一方面,它的票房神奇地迎来了新高。

上映之前,人们预测票房,200万。

而今天,单日票房便已经接近600万。

总票房,猫眼甚至预测将会过亿。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2)

图源:猫眼专业版app

没错,你多多少少会在各个平台刷到这部片,《隐入尘烟》。

只是今天我们不聊电影本身。

很多天前,我们也向大家强烈推荐过(戳蓝字直达),这一篇我们只是想聊一下:

为何这样一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电影能够破圈。

以及,为何说这已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

01

需要被看见的“马有铁”

为什么电影能够破圈?不妨,先说一段从微博上看来的视频。

近日,陕西西安某农林公司里。

一个老农站在大厅里向工作人员恳求,结算被拖欠的土地流转费。

磨得发白的黑裤子和外套下摆。

是个生活不易的人。

他拽着蓝布袋子的右手,因为情绪激动,不住地颤抖。

而满堂工作人员则是懒散地坐在两旁。

有的玩手机,有的朝他哈哈大笑。

没人把他当回事。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3)

图源@Vista看天下

微博的评论里,人们愤怒,毕竟这些漠视的嘴脸,太熟悉。

毕竟,个体的无力,人们感同身受。

其中一条留言直接便说:

马有铁在人间。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4)

没错。

马有铁,《隐入尘烟》男主角的名字。

联想到他,一方面是因为角色本身的相似,马有铁在某方面已经成为穷苦人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在于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相似的片段。

它们很多都出自《隐入尘烟》。

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因为穷,结婚后桂英一直没有拍过照片,结果直到去世,只能把结婚照上的相片P下来。

店员说,“你这结婚照上的相片,扫描下来虚得很”。

马有铁无可奈何。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5)

图源@电影隐入尘烟

比如桂英喜欢看电视,但也是因为穷,只能去别人家看。

谁知道因为生病而漏尿。

被主人家嘲讽了一番。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6)

图源@匿名者Movies

穷苦人的不幸与白眼,底层人的无奈,使得这些从电影里截出来的一个个片段,都像那个老人颤巍巍地手一样,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引发了病毒式传播。

于是,截至昨日,抖音上这部影片的话题播放量,以亿计暴增。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7)

而话题总播放量,则已超过20亿。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8)

图源:抖音

简单粗暴吗?也许是。

毕竟就是剪一些片段,不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能力。

但这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它更简单,更直接,也更有效地击中用户。

众所周知,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平台,向来是爱情片亲情片的兵家必争之地。

几个煽情片段,几句深情对白,或许就能获得大量的流量,继而引发票房的成功。

《前任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隐入尘烟》主打的也是爱情。

但同时,它也有着更强烈的情感穿透力。

因为上线了流媒体,所以它能够传播的片段够多,而这些片段本身所能引发的观众情绪后劲更大,以至于有不少人是看了片段,或者解说,然后走进电影院。

可以说是一次社交平台影响电影票房的绝佳案例了。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事情很多电影都在做。

为何偏偏在《隐入尘烟》这里出现了奇迹?

02

“顶流”的背后

一个可以被当做“自嘲”式传播的“段子”。

话说这两天肉叔的朋友圈里都在流传一张截图,是关于《隐入尘烟》的。

有一家电影院,做了一个免费观影的活动,说是只要转发他们家微信的文章,就可以偕同家中老人免费去看这部电影。

好事是不是?

问题是,他们对老人的年龄定义是,1970年到1985年之间。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9)

嗯……

一时间,肉叔朋友圈里的那些“老人”们纷纷跳了出来,“自取其辱”。

他们以自嘲的方式,完成了一次传播。

或许这是“无心之举”,但也恰恰是《隐入尘烟》最近疯狂出圈的证据。

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是——连肉叔那些一年半载可能都不会看一部电影的朋友,最近都纷纷聊起这部电影。

为什么?

又不是什么现象级大片。

仔细分析下来,可以这么简单理解。

它的票房逆袭或许源于短视频平台,把一大批本来很少看电影的潜在观众拉进了电影院。

但它真正的破圈,还是因为它引发了人们的情绪共振:作为一个人,为何会活得这么难?

我们一句一句来聊,先说潜在观众。

短视频平台有着一个庞大的用户市场。

这就意味着它有大量的,非影迷的潜在观众。

在这些观众眼里,《隐入尘烟》是文艺片还是商业大片,甚至是片还是剧,都不是重点。

看看它在短视频平台中被高频传播的文案便知道,他们甚至直接以“剧”相称:

全剧不说苦,却苦出天际

全剧不谈爱,却爱入血液

处处有希望,却处处是绝望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0)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下沉”,使得电影被更多人熟知。

而电影票房成功与否,前提便是这个是否“熟知”。

但与此同时。

与其说是短视频平台让《隐入尘烟》火出圈。

倒不如说,是一种共鸣的情绪,让它成为了顶流。

什么样的共鸣?

你看影片的二创视频里,常常跟着话题:#人间疾苦、#人间让你受苦了。

一个“苦”字,让马有铁这个西北老汉,似远非远。

尤其是当下。

人们对这样的字往往便有了更大的体会。

所以成千上百万的人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反复咀嚼着影片的细枝末节。

更像是在进行着自我的表达。

譬如有铁和贵英每次贴“喜”字的用心、他俩去邻居家看电视被嘲讽的尴尬、在小河沟里捉鱼吃的浪漫......

这样的咀嚼,往往有着更多的情感代入。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1)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人们会讨论,为何马有铁自杀前,要吃一个鸡蛋?

有人说,他是为了压一压嘴里农药的苦。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2)

也有人反驳,说他一生吃了那么多苦,还怕农药的苦吗?其实是因为那是贵英死前给他准备的鸡蛋。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3)

还有人挖出这个细节跟片头一场戏的呼应。

有铁带贵英上山烧纸钱时说过一句话,“后人不吃,先人不得”。他吃鸡蛋,是为了天上的贵英也能吃上一个。

总之就是人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这部电影。

但仅仅如此吗?

也不是。

因为到了电影的结局,人们还“意外”找到了发泄的“借口”。

源于片尾那句黑底白字:

“马老四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

这引发了人们的大量不满。

为何不满?

因为当我们理解了马有铁身上的苦,便会觉得,也许没死才是真正的残忍。

马有铁死了结局是善良的

没死才是真正的残忍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4)

是的。

大家在他身上,看到了巨大的不公与无可奈何。

看到了宛如不会说话的麦子的人。

看到了人人都是麦子。

于是,抖音上这个短短十几秒的看片暴哭reaction成了爆款视频。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5)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6)

视频里播着的,恰是有铁借村口的疯子嘴里几句如诗一般的喟叹。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

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

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

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

沉默地熬过一生,不断被收割的有铁们能说什么呢?

只能,一个接一个地隐入尘烟。

03

一次对抗遗忘的起义?

但问题在于,消失之后,一切就都结束了么?

会甘心吗?

原本这部影片,也会像无数有铁一样悄无声息地隐去。

但这次却没有。

或许有点一厢情愿,但肉叔更愿意将这次电影的逆袭奇迹,当做一次对抗遗忘的起义。

大家纷纷发声,终于在银幕上看到了曾被忽视、被边缘的——一个个鲜活的底层人民。

他们回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妈妈的模样,曾经发生在身边的一幕幕。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7)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8)

以及,还留在农村里那些晒得黝黑的年轻人与老人。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19)

他们也拿起手机记录故乡,用同一种叙事述说当下的真实:

都说《隐入尘烟》演的假,我想那是你没看过我们XX的农村。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20)

你说这些博主是蹭话题热度也罢,这些边缘地区的农民生活,总归或多或少进入到大众的眼中。

至少,不再是全然的“隐藏状态”。

只是。

这次热度过后,如同国产剧里的“穷人”一样,他们是否会再度“隐形”?

是否会有人一直记住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评论里,隐隐流露出的不甘。

金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

爱流向了不缺爱的人

苦难也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21)

还记得那个努力拉车的骆驼祥子吗?

他想了一辈子的黄包车,又在哪呢?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22)

今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

星球票房破亿(上映55天盗版满天飞)(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