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悼词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篇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后来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与行为。(人民网资料)

毛泽东谈生死说(毛泽东谈生死说)(1)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牺牲。8日,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而作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由张思德的牺牲,毛泽东联想到全党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联想到党的宗旨,他阐释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毛泽东提醒大家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深知自己和全党的处境和历史责任,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民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这样的历史定位,这样的使命担当,古往今来,有谁有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也只有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谈生死说(毛泽东谈生死说)(2)

毛泽东意志如钢,绝不轻易掉泪!即使他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他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流过眼泪。但是他却为自己的战士,为人民群众当众流泪。毛泽东恸哭警卫班长胡昌保

胡昌保,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初担任毛泽东的警卫班班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6月,中央红军总部率领主力部队同中央机关由泸定化林坪出发,经四川荥经县进入天全县境。就在毛泽东经过荥经县三合乡茶合岗时,敌机飞来,在上空盘旋扫射,当时毛泽东正在左边的小路上行军,来不及隐蔽,胡昌保急忙扶着毛泽东向右边小树林跑去,不幸被敌机俯冲投弹击中,英勇牺牲。面对为保卫自己而牺牲的战士,毛泽东不禁流下了眼泪。

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从宽阔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下来。良久,毛泽东缓缓站起来,低下头,默默地站在烈士身旁,深情致哀。随后,他又吩咐战士们:“把他好好掩埋起来,在坟前立个牌子,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毛泽东的眼泪为人民子弟兵而流!

毛泽东谈生死说(毛泽东谈生死说)(3)

在乌江南岸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力主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

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答道:“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

毛泽东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毛泽东为“干人”情不自禁流泪,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穷人。这样的泪水流给了穷人,也流给了自己。毛泽东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既感到难过,也感到内疚,更感到了肩上的责任,表达了一代伟人纯朴、深厚的爱民之心。

毛泽东谈生死说(毛泽东谈生死说)(4)

毛泽东淡然面对生死

毛泽东历史上遇到过的风险,根据相关著述,其中提及毛泽东曾十几次面对死神的威胁:中共一大会场被抄、早年遭敌通缉、韶山遇险、井冈山突围、兴国突围、长征路上遇险、敌机轰炸会场、日军空袭延安城、胡宗南进攻陕北、敌机偷袭城南庄、北平刺客、敌特密谋炸专列、炮轰天安门案、晚年视察南方路上的险象环生等。

1956年4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进行火化,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在会议休息期间,秘书把倡议书送到了毛泽东手中。倡议书在论述了殡葬改革的意义后,要求凡是赞成火葬的人都要签名,毛泽东率先签名。随后,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内外同志共136人陆续签名。

至于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没有实行火葬而是进入毛主席纪念堂,这是那一特殊历史年代的选择。针对这件事,邓小平于1980年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粉碎“四人帮”后,建毛主席纪念堂,应该说,那是违背毛主席自己意愿的。50年代,毛主席提议所有人身后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毛主席是第一个签名的。我们都签了名。

毛泽东谈生死说(毛泽东谈生死说)(5)

毛泽东的身心只属于人民

出身农民家庭又亲事农活的青少年毛泽东,自小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而朴实的情感;接近而立之年的毛泽东,已成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人民群众观便由自发朴素向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转变。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构成了毛泽东人民群众观的基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他后来提到的“拜人民群众为师”“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光芒。毛泽东的身心属于人民,他把毕生奉献给了全中国人民的革命与解放事业,他的死必将重于泰山!永垂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