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对于势的评价(孙子兵法什么是势)(1)

战争取胜的总的原则是什么?是“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以“正”兵明面上交会作战为基础,以“奇”兵辅助作战为变化,出奇制胜。

所以除非你有绝对的实力,否则基本上都要使用一些计谋,而不是靠硬碰硬去取胜。

既然“以正合,以奇胜”是用兵取胜的总原则,那么围绕“正”和“奇”来营造和构建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增大己方取胜的可能性,就是“势”。

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特别“硬气”,特别倔的将领,他们不屑于使用计谋,有些瞧不上以“诡诈”取胜,希望通过正面交锋赢得胜利,最后大多都失败了。这看似直率可爱,实则是一种幼稚和愚昧。

我们继续说“势”,以“以正合,以奇胜”为原则,最后达到“势不可挡”,建立明确的优势的程度,并夹杂以各种变化,这就算是把“势”确立起来了。

孙子兵法对于势的评价(孙子兵法什么是势)(2)

下面我们聊聊在“正”的部分、“奇”的部分,分别应该怎么样去建立这种取胜的“势”。

“正”的部分

“正”的部分在我理解就是你平时都可以练习和筹备,战前都能想到的部分,比如说你的军队的良好的组织和编制,指挥工具及联络信号是否明确有效,政令是否统一等,都是比较具备的层面。

其实在《计篇》中谈了战事进行之前必须考察和对比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情况,道,天,地,将,法,这些也可以被看做“正”的部分,因为道义,也就是全军乃至全国上下是否一心,天时,地利,将帅的能力,法规建设等,都是事先可以筹备和预测的,也是可以弥补完善的。

孙子兵法对于势的评价(孙子兵法什么是势)(3)

我举个例子,比如中国女排平时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增强自己的硬实力,把自己的基本功牢牢地夯实,这就是最基本的“正”的部分,然后研究对手,研究具备的比赛的时间、地点、士气等因素。

试想如果没有平时艰苦的训练,基本功不扎实的话,任你再有好的教练,好的身体素质,都将毫无作用,将来拉到比赛现场一开打,一下子露馅了。所以夯实自己的基础,是一切的根基,后面的所有的“奇”计,也都建立在你的基本的业务能力之上,基本功不行,一切免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年之功便是“正”的筹备,这一分钟的台上的精彩表现,是从哪里来的?是由十年的辛苦支撑和烘托起来的,站在台上底气十足,毫不胆怯,就是因为十年的时间累积在哪里,铸造了你的胆量。

“奇”的部分

“正”的部分既是为了正面迎战敌人,有时候也是为了麻痹敌人,然后等待“奇”的部分悄然出场,以迅雷之势,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

孙子兵法对于势的评价(孙子兵法什么是势)(4)

“奇”的特点是“无穷”,也就是其具体表现方式可以毫无约束,不断变化,层出不穷,其战术安排完全是随机应变、不拘一格、伺机而动、变化无端。再以中国女排为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根据赛场局势,不断变化自己,因时而变,因对手的表现而变,从不拘泥,总能化险为夷,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女排教练团队对变化的把控和运用,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奇”的主要表现方式,比较典型的如迷惑和欺骗敌人,诱敌深入而重兵部署突击歼灭,调动敌人而以实击虚,分化打击,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构建有利于自己的态势,不断削弱对方的优势,使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己方倾斜。

孙子兵法对于势的评价(孙子兵法什么是势)(5)

“势”建立起来之后,还要懂得变化

我们常说势不可挡,这便是“势”建立起来之后的形象描述。

就是说你的优势已经逐步明朗化,扩大化,你已经有了很明确的优势和位置。兵法上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湍急的流水,何以能掀动大石头?那是因为它具有了强大的水势。猛鸟为何能捕杀走兽?是因为它把握住了急促的节奏。所以此处我们需要明白两个词:“势险”和“节奏”。

势险,就是制造险峻的态势,比如高山之上把滚木推下来,下面的东西能抵挡得住吗?拉满的弓弩,随时可以发射,这也是一种一触即发的态势。节奏,要短促而有力,就如同扣动弩机一般,突然之间发生。

孙子兵法对于势的评价(孙子兵法什么是势)(6)

在“正”与“奇”两个部分建立起来“势”之后,还要不断变化,有时候“正奇”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可以转化为“奇”,“奇”可以转化为“正”,一切以战场之上的变化为依据,一切以取胜为最高准则,一切为胜利服务。

由此看来,战争往往由两部分构成,“正”的部分和“奇”的部分。二者结合起来,以“势”的建立为统领,以变化为手段,以打赢为目的,直到胜利的确立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