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中,天宫、人间、阴间是成体系的,而阴间体系一种说法认为阴间有三个系统,一为东岳,二为酆都城,三为地方阴间系统,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酆都城就可以看成是阴间的整个系统。

酆都城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鬼都”,而是个神鬼之都,它沿袭了中国古代神鬼杂居、鬼统于神的观念,人死之后,或为鬼,或为神,都要到酆都城来报到,在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1)

它是一个相当庞杂的鬼神世界,而《西游记》、《长生殿•冥追》等古典小说中均有对酆都城的提及:《西游记》第六回:“魏徴又写书一封,与我王带到阴司,寄予酆都城判官崔珏。”

而书中的崔珏生前为唐贞观年间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尤其以“崔珏断虎”尤为出名,所以崔珏在死后,被封为地府判官,隶属于阎王,掌管生死簿,是以魏徴要写信与崔珏。

清代洪升著有《长生殿•冥追》:“奸贼。俺奉阎王之名,特来拿你,还不快走……向小小的酆都城一座,教你去剑树刀山寻快活。”而书中的“剑树刀山”即是十八层地狱中三重门的一种刑罚,除此之外还有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刑罚。

酆都城的官吏体系、管理体系、地理环境等要素在每个朝代的典籍中均有呈现,到了明代就基本上达到了完备的程度。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2)

酆都城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酆都大帝,其为道家三清四御中四御之一的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在阴间的化身,居住在酆都城的罗酆山。

其次为五方鬼帝,分别为: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坐镇鬼门关,为酆都大帝的副手,地位比其他鬼帝要高。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和,坐镇潘冢山,两人生前是朝廷的大将,并没有犯过任何过错,死后酆都大帝就让他们做自己的大臣。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坐镇罗酆山。张衡并不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儿子,而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而杨云是一个将中国酒文化宣传最成功的人,其爱好饮酒、潜心修道,不为身外之物所动,最终修成正果。

南方鬼帝:杜子仁坐镇罗浮山。至于为什么只有南方鬼帝是一个人,是因为他的脾气最差,性格冷漠,无人愿意与他共事。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3)

中央鬼帝:周乞、嵇康坐镇抱犊山。汉代独尊儒术,这个儒是儒家,术则包含了后世道士研习的术数,道家学派的后世弟子把神赋予人格化,又把人神化。所以道教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诠释道、美德、正义、良知而成神,这就是我们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才会会有周乞、嵇康这种在史籍中名气不是很大的人为鬼帝,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有机会位列仙班。

五方鬼帝并不是只有五个人,而是坐镇酆都城的五个方位。

再次为十殿阎王,分别为: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成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有意思的是,我们所熟知的阎罗王权力并没有那么大,那就是庞大组织中的一个打工仔而已。

十殿阎王中,并不是每个人死后都要走一遍的,第一殿秦广王为十殿之首,主要负责看这个人的是非功过,如果此人生前积德行善,广积功德,那么他在第一殿结束审判之后就会直接送到第十殿,去投胎转世。如果不是善人,就会依次送到后面的殿进行审判。

从第二殿到第九殿,除了第五殿阎罗王,每殿都掌管大海之底的大地狱,并各有十六层小地狱,每个人犯下的什么罪过,就要承担什么样的刑法,都要从这八大殿一殿一殿地过。有很多人认为,小孩出生之后的一到两年,屁股都是青色的,那都是在地府里面被打板子打的。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4)

第五殿阎罗王,掌管人间地狱生灵寿命生死的鬼王,半神半鬼,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冥神。

第十殿转轮王,殿居阴间沃焦石外,正东方,直对五浊世界的地方。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六座桥,专门管理各殿押解到的鬼魂,分别核定其罪福的大小,发往四大部洲的适当地方投生。

最后除了阎王判官,就是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孟婆、钟馗等最基层打工角色。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5)

其中黑白无常一般负责引导正常死去的亡灵到阴间报到,而一旦遇到厉鬼冤魂,他们无法对付,这时候,就需要牛头马面两兄弟出场了。同样为阴间鬼卒,黑白无常是普通员工,而牛头马面则为特殊员工,他们是阎罗王的左膀右臂,虽然是同一个层级,权力也一样,但是他们的职业不同。牛头马面相当于皇帝身边的人,负责传递文件、命令,而黑白无常相当于捕头,虽然是跑腿的,但有着自己的官位和神力。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6)

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常驻奈何桥边,她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忘记爱恨情仇、卸下生前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

钟馗在地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专司伏鬼,护佑人间百姓的平安。因此,他会时常穿梭于人间和地府之间,见到有为祸人间的恶鬼,钟馗便会出手将其除去,而对于一些不愿进入地府逗留在人间的孤魂野鬼,钟馗也会用葫芦将他们收入并带回地府。

说完了酆都城的官吏体系,再说一下酆都城内的法律: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7)

一为:“三元品式”出自《三元品戒》,全称叫作《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主要写三元宫督察三界神仙的种种规章戒律。

二为:“明真科”出自《九真明科》,其中有戒罪、赎罪等篇,记修道者不可犯的九种罪过。

三为:“二十四狱”出自有二十四狱,分别是天、地、水诸般生灵神仙犯禁亡灵幽困之所。两千四百巨天力士把守,捶考死魂,以治其罪。

四为:“人生犯满恶行五千”出自《云笈七签》:凡人有一千恶者,后代袄逆。二千恶者为奴厮。三千恶者六疾孤穷。四千恶者恶病流徒。五千恶者为五狱鬼。六千恶者二十八狱囚。七千恶者为诸方地狱徒。八千恶者堕寒冰狱。九千恶者入无边地狱,一万恶者堕薜荔地狱。堕薜荔地狱者,永无原期,渺渺终天,无由济拔。

不同的法律管理着酆都城不同的部门层级,不论鬼、神都要遵守这里的法律,以是酆都城内正常运转。

最后则是酆都城的地理环境:

平都山位于城中心的位置,其为酆都宗教圣地,举国迷信之阎罗天子殿即在山顶,多数庙宇集中于此山。

从城东北隅过通仙桥北行,为上山进香大路。西有接引殿、北岳殿、文昌宫,东有东岳殿、火神庙、雷祖庙,左右并列着。

由东岳殿与接引殿之间向北拾级而上,至一转折处有土地殿与门神殿,皆为较大之神龛。再上数十步为阴阳界,门侧为界官殿。

其东北为眼光殿与圆觉殿。从阴阳界上行即为三清殿。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8)

三清殿右侧上去十余步,即为报恩殿,再上数十步为三官殿,再上行通过山门即为大雄殿,过殿后先是走一条黄泉路,路的尽头会看见一条河,名为忘川河,想要过河就要走过一座桥,名为奈何桥,桥下一石池即血河池,过了桥没多远就会看见一个高台,上面写着望乡台,即让即将要投胎转世的人最后在看一眼前世的故乡,以解哀思。而这个人生前所做的任何事都会被记录在河边的三生石上。

奈河桥东首为地藏殿,西首为血河将军殿,有一神龛。

由大雄殿右侧再上行数十步为星主殿。星主殿右侧,有称为三十三天之石级。

聊斋志异目录金陵女子(聊斋故事酆都城)(9)

在石级尽处,左为王母殿,右为玉皇殿,再沿石级上行为百子殿,由百子殿后石级北上为天子殿。天子殿后门称为鬼门关—通往地府之门。鬼门关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血锈般的横匾上,镌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大字,引人注目。鬼门关前塑“阴曹地府”门亭,右侧外树一碑,隶书“此冥府也!”四个大字。平都山后麓有二庙:一为竺国寺,一为老关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