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是简单的一撇一捺,可人生却是复杂的起起伏伏。

俗话说得好: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

人生如同一场角逐,若想笑到最后,千万不要忘了这十二字:

赢在和气,成在大气,败在脾气。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1)

赢在和气

古人常说:“以和为贵。”

“和”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极高境界。

王夫之曾说:“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

自然之道如此,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无论在商界、还是管理界,他都占有一席之地。

他有一句名言:“丢了和之心,日本社会将不复存在。”

可见他对“和”的重视。

同样,丰田佐吉在创建丰田公司时,经营管理的座右铭是:

“天,地,人”三字,并时刻提醒全体员工牢记“以和为贵”。

他的管理思想就来自于《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气不仅能生财,还能给你带来福报。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各自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互相成就了对方。

这其中的秘诀便在于“和气”二字。

郭子仪性情宽厚,待人处事总是和和气气;而李光弼则个性要强,一向以严格孤傲著称。

二人曾经都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牙门都将。

虽然是同事,但李光弼一直不服郭子仪,就算与郭子仪同桌吃饭,也是吹胡子瞪眼,一句话不肯说。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被提拔为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一下子反成了郭子仪的部下。

这让李光弼十分忧心,一想到之前得罪过郭子仪,就害怕他假公济私,给自己穿小鞋。

于是李光弼便主动去向郭子仪赔罪,他对郭子仪说道:

“大帅,我自知有罪,情愿一死,但求你放过我的妻子儿女。”

郭子仪见状,快步走下堂来,拉住李光弼的手说:

“现在国家动乱,正需要您这样的名将,我怎能怀私心泄愤呢?”

李光弼听后非常感动,决心与郭子仪化干戈为玉帛。

最后,二人戮力同心,共同平定“安史之乱”,成为了中兴大唐的功臣。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2)

郭李二人的功业名声如日中天,可功高震主之臣往往难以善终,猜忌和陷害是他们逃也逃不开的。

当时深受皇帝宠信的宦官鱼朝恩,对二人各种构陷污蔑。

李光弼一向为人刚强,他受不了小人的侮辱,不久之后便郁郁而终。

而郭子仪则深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理,他就如同一团棉花,始终和和气气地笑对各种诋毁与污蔑。

鱼朝恩对他的每一次攻击,都如同打在棉花上,毫无着力之处。

最后,鱼朝恩因专权恣肆而被皇帝处死,而郭子仪却名誉等身,寿终正寝,成了真正的人生赢家。

《菜根谭》有言:

“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

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泽亦长。”

为人处世应以和为贵,怀仁和之心、养谦和之德、显慈和之容,方能赢在和气。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3)

成在大气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人生就像一盘棋,格局决定结局。

惟有大气之人,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寒山与拾得,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两位佛法高深的隐僧。

在《古尊宿语录》中曾记录了两位大师的一段对话:

一日,寒山大师问拾得大师: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置?”

拾得大师答道:

“只是忍他、让他、友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如何。”

委屈可以喂大一个人的格局,而大气可以包容一个人的委屈。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4)

勾践为报国仇,不惜卧薪尝胆;韩信为有大用,甘受胯下之辱。

伟大,往往是用大气“熬”出来的。

你扛得住委屈,那世界就是你的。

《围炉夜话》中写道:“通达者无执滞心,本色人无做作气。”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因一首《乡愁》享誉海内外。

他年轻时便已诗情勃发,诗才不凡。

有一次,余光中要自己出本诗集。

可这出诗集,总得请一些更有名气和权威的同行前辈写篇序,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于是,余光中找到了梁实秋,请他为自己写序。

对于余光中的请求,梁实秋倒是没摆谱,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久,序写好了,但余光中发现,这序文竟是一首分三段的诗,而且与诗集内容没什么关联。

余光中当时年轻气盛,认为梁实秋是在敷衍自己,于是他当场把序诗退还给梁实秋。

对于余光中的无礼行为,梁实秋并没生气,而是笑着说道:

“那这样吧,既然你不喜欢我写的这首诗,那等你的诗集出来了,我再给你写篇诗评吧。”

后来,在余光中诗集出版后,梁实秋果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余光中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诗评。

经此一事,余光中不由得心生感慨,对梁实秋的心胸气度倾慕不已。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道:“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细致做事,大气做人,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境界。

让我们多一些长远的眼光,少一些狭隘的思想;多一些大气磅礴,少一些小肚鸡肠。

切记:唯有大气者,方能成大器。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5)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6)

败在脾气

狄更斯说:

“脾气坏的人,往往把天气和风向当作一个借口,来掩饰他们那又暴躁又阴郁的脾气。”

坏脾气就像龙卷风,来之前,满天阴翳;过去后,一地鸡毛。

不仅坏大事,还会赶走你的福气。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便是个不折不扣的暴脾气。

关羽被害后,张飞内心愤懑,稍不顺心就鞭打士兵。

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三日内准备好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

张飞的部下范疆、张达告诉张飞,三天时间太急了,一时置办不完,需要宽限几天。

张飞听后大怒,于是就把这两名将领各自抽了五十鞭子,并扬言:明天准备不完,就等着被斩首吧。

范疆、张达又恨又气,于是两人趁着张飞醉酒之际,刺杀了张飞,投奔东吴而去。

张飞之死看似憋屈,但其实一点儿也不冤。

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的人,即使能力再大,也终究无济于事。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道: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发脾气是人的本能,将脾气压下来才是本事。

愚蠢的人乱发脾气,优秀的人控制情绪。

《荀子·修身》中所说的“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便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7)

美国前总统林肯“永不寄出的信件”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

一天,陆军部长向林肯抱怨自己受到了一位少将的侮辱。

林肯听后说道:“你马上写信去痛斥那个可恶的家伙。”

陆军部长当即写了一封痛骂那位少将的信,当他要把信寄出去时,林肯问:“你要去干嘛?”

陆军部长回答道:

“当然是把信寄给他啊。”

这时林肯笑着说:

“你快把信烧了吧。我写过很多这样的信,可从来没有寄给对方。

写这种信就是为了解气,如果你还没解气,那就接着写,直到出气为止!”

情绪易于波动、喜怒形于色的人,与其说是坦率,倒不如说是缺乏内心的历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该隐忍的时候要隐忍,该爆发的时候要爆发,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身旺的人多短命(人身上这三种气)(8)

《呻吟语》有言: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为人处世中的得失成败,往往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人生不能复制,我们要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不能重来,我们要认真把握生活的方向。

人生在世,要想笑到最后,就不要忘了:

待人接物时,留一分和气;承受担当时,多一分大气;沮丧苦闷时,少一分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