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屈全绳

成都让我永远难忘(成都让我爱恨交织)(1)

蓦然回首,落脚成都已经25年了。

人生苦短,往事如昨。回过头看,无数个昨天前天大前天组合的岁月,像荧屏上切换的镜头,带走流逝的时光,留下现在的今天。

确定退休后的安置地点时,按照政策规定,除了香港、澳门、台湾,中国大陆其他地方我都可以落户。为啥要把人生最后的驿站选在成都?个中玄机又是什么?是组织安排的必然,还是命运安排的归宿,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那时候流传着几句调侃的顺口溜:“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到上海不知道人刁。”我权衡利弊得失定下决心:船在哪个码头停泊,我在哪个码头上岸。

于是,当我的军旅之舟在成都停靠时,我毫无犹豫的在成都上岸。但事情的发展还得从我入伍前说起。

1961年夏秋交替之季,成都军区一支部队在西安征兵,我因食不饱腹,背着父母报名参军。还未参加体检被父亲发现,拽回家后母亲守了我一个星期,直到征集对象体检结束,我才获得自由。

参军机会错过了,父亲很伤感的对我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常和长不一样啊!当初我想多读几年书,你爷爷给先生的钱没凑齐,我只得打牛后半截子。自同治年间以来,我们家败就败在读书少上。你说的好好上学,还要考西北大学,咋又变卦了?”

我垂头默坐,无言以对。我确实说过将来要上西北大学的豪言壮语,立志光宗耀祖,改换门庭。况且在父母和我眼里,西北大学是陕西最好的学校,能上西北大学,祖宗三代脸上都有光。

但父亲追问我弃学参军的原因时,我哑巴了。我不能说每天放学时饿得双腿发软,说了父母会十分伤心。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哪个学生肚子能填饱呢?父母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我吃,我再说沮丧话,等于折磨他们。

父亲知道我的性格,没有继续追问,等着我回答原因。我想了又想才说:“四川是天府之国,插根筷子都发芽。四川又紧靠陕西,翻过秦岭就能回来。”

没想到父亲问我:“四川那么好,阿斗为什么乐不思蜀?”

我只得回答:“刘禅本来就是个扶不上墙的软腿狗,当了曹魏俘虏,在许昌吃喝玩乐,尽享山珍海味,那还想回四川看老臣的白眼!”

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在西安当石印学徒时常去八仙庵听人说书,对《三国演义》并不陌生。他听我说的对,给旱烟锅又装了一些烟沫说;“四川确实是天府之国,但你现在这个年龄去不合适!”

“为什么?”我问了一句。

父亲说:“咱们这里有句老话,人到四川不想家,又有媳妇又有妈,你懂不懂?”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媳妇有了,娃有了,丈母娘有了,甚至比亲妈还亲,谁还想着回老家呢?说不定会乐不思秦呢!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父亲磕掉旱烟锅里的烟灰接着说:“古人讲,少不入川,老不出关,就是这个道理。你要是西出阳关,那怕是去新疆我也不拦你。”

父亲的苦口婆心打消了我入川当兵的念头。第二年我报名参军去新疆,父母虽然不舍,也劝阻了几次。但知道我“当兵吃粮”的真实原因,学校雷校长又作了立功复员、保送我上陕西师范学院的承诺,父母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连我自己也没想到,37年后的1998年年底,我真的穿着军装走进了成都军区北较场的营门。而且在这里解甲归遮,一晃就是25年。组织这样安排顺理成章,命运让我悖逆父命无可奈何。

落脚成都25年来的实践证明,从成都军区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就地卧倒”,是个正确的选择。这不单是因为成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生活方便,适宜人居,还因为成都具备“有容乃大”的胸怀。

有人说过,成都是个来了不想走的地方,我深以为然。再往深里说,成都是个来了走不脱的地方。美景、美色、美食令人留连忘返。可谓只知锦官城,无以论故乡。

成都不到10年,人口能发展到2200多万,去年GDP总量能在全国省会城市名列第二,屈居广州之后,除了政策导向这个根本原因,包容吸引人才是第一要素。

我喜欢成都的人文历史,生态环境,发展趋势。为此,同几位作曲家合作,以屈全绳的实名和屈脉的笔名,先后写了《锦江放歌》《成都是个好地方》《成都妹子是朵花》等三首歌曲。还为成都写过几十首诗歌和数十篇散文。成都与新疆,是我并列的第二故乡。

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很喜欢我作词的《锦江放歌》,由他演唱的这首歌曲,被列为2012年成都运动会的主题歌。

夸成都是个好地方,并不掩饰成都给我造成的巨大损失乃至伤害。有时候甚至觉得成都是个让我爱恨交织的地方。

最使我饮恨的,是我70多个笔记本和300多册现在很难买到的书籍,被白蚁遭践成泥浆;我请人刻意打造的峨眉翘角亭,卯榫契合,未用一钉,因白蚁啃蛀也忍痛拆除。

我有长期作笔记的习惯,虽然不写日记,但凡经历的重要事情和交往人员都不会漏掉。本子里既有公事,又有私情。包括我以川石为笔名写的随笔,尚未发表便胎死腹中。可惜呀!这些我视为有历史价值的资料全被白蚁毁掉了。而且是保存在单位冷库最里面的角落里被毁掉的。天作孽,人奈何!

令我心暧的是孙女去年考入了我当年立志要上的大学。我相信父母冥冥之中一定会明白,我在失与得之间找到了平衡。

你可以不相信天命,却悖逆不了宿命,这恐怕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癸卯年正月二十于解甲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