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1)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电影《上甘岭》再次回到观众视线,时光匆匆,距离当年的上映日期已经过去了六十四年,在这个时长124分钟的黑白影片当中蕴藏着一代人的回忆。

这部电影改编自文学剧本《二十四天》,主要描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极度困难的状况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战士们不畏惧困难坚守阵地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2)

上甘岭战役

1952年,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五圣山南麓,美军在此地调集了320门大炮、47辆坦克、50多架飞机,直指上甘岭高地,对着3.7平方公里内的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势。

这场大轰炸持续了整整一小时,据数据统计当时平均每秒落弹高达6枚,可以说志愿军所处的山地被炸得满目疮痍。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3)

在美军的猛烈攻势之下,志愿军的两个连队用生命作为代价死守阵地咬牙坚持。双方交战接连补充兵力,最后经过43天的大规模战役,志愿军终于战胜了敌方。在上甘岭战役中集中体现了我国志愿军甘当现身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就是这股精神力量支撑志愿军走向胜利,美国人至今也无法想到军事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美军竟然惨败而归。

1953年7月,参战双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此举动宣告了抗美援朝战役胜利结束,虽然如此我们的志愿军还是直到1958年才决定全部撤回中国。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4)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战争片巨制

1956年,为了鼓舞全体国民的士气,由国家上层领导决定将"上甘岭战役"的那段英雄事迹拍摄成电影,让这份精神得到更广大范围的传播。

这个任务被分配给以擅长拍摄军事题材影片的长春电影制片厂。

当时由沙蒙和林杉组成了导演团队,后来曹欣、肖矛两人加入剧组,由他们共同创作了电影的剧本。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5)

由于电影《上甘岭》有着明确的原型,摄制组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能出现任何人物关系、内容情节上的漏洞,为此沙蒙和林杉两位导演带领着两位编剧还有剧组的其他相关人员,来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的实地现场,战争的气息还未来得及从这片土地上完全撤离,这块被美军炮弹持续攻击的山头仍然寸草不生,满地四散着子弹壳和炮弹灰渣。

不仅如此,摄制组还走访了一百多名志愿军老兵,他们细致详尽地对沙蒙和林杉描述战争场景和惊心动魄的画面,这些珍贵资料都被他们一一记录下来,作为电影《上甘岭》的创作素材。

通过一系列的现场考察和相关人士采访,两位导演最终确定了影片的故事原型。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6)

片中男主角"张忠发"是如何炼成的?

故事主角是7连连长张计发,他就是电影中8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

"张忠发"是电影《上甘岭》当中提纲挈领的中心人物,对于演员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就是如何让人物"立得住"。

关于这个角色,先后有过多次的人物设定改动,一开始"张忠发"被设定为一个典型的英雄,十全十美英勇无敌,能够及时理解上级的任务命令,是一名优秀的志愿军连长。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7)

不过后来这个人物设计被导演推翻,"张忠发"的的确确被设计的很完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角色中缺少一丝丝人味儿,一个角色如果只有优点毫无缺陷又如何令人产生代入感呢?又该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是如何共情。

所以在之后的剧本当中,"张忠发"被塑造成为一个工作上既认真严肃的基层连长,生活里还有些天真可爱的战士。

这样一个极具立体感的角色对演员的挑战是很大的,如何为"张忠发"找到合适的扮演者是影片开拍之初最令导演头疼的问题之一。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8)

导演沙蒙意外的发掘了在电影《暴风骤雨》中饰演赵玉林一角的高保成。高保成的荧幕形象威武高大,正气十足。

但是沙蒙启用高保成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因为"张忠发"的人物设定为二十五岁左右的青年人,然而高保成已经年过三十岁,面目看上去相当成熟,单从外表上看高保成不是十分贴合角色。

但沙蒙导演却力排众议,坚决支持高保成出演这个灵魂人物,他说:"张忠发这个人物非高宝成莫属。"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9)

事实胜于雄辩,沙蒙导演的眼光果然毒辣,高保成虽然在外表上不大贴合角色,但是他是个极具匠心的好演员。

他没有辜负观众的期望,凭借自己深厚的演技功底和踏实好学的个性,高保成将张忠发这一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名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成为了《上甘岭》影片中最为出彩的角色之一。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电影中"张忠发"的扮演者高保成在2004年时不幸离世。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10)

而"张忠发"的原型人物张计发如今却已经九十四岁了,河南省信阳市的退伍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前去探望张计发老人时,老人家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双目仍然炯炯有神。

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就是主创人员竭尽所能地贡献出自己所有的热爱与精力,这部影片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

韩国上甘岭战役原片(五十年代战争片上甘岭)(11)

关于这部电影还有很多精彩的幕后故事,实际上在最初,两个导演都曾考虑过在"上甘岭战役"的现场进行实地取景拍摄,可是山上条件实在恶劣,不利于电影摄制组进行拍摄工作。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与上甘岭地形极为相似的山头来作为拍摄地点,工作人员们为了尽可能还原场景,他们还仔细地铺上了一层从上甘岭捡回来的弹壳。如果还有未曾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我推荐大家前去一观,"上甘岭战役"中的精神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