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你的职业生涯中)(1)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思索,我的最最最挫败感的时刻就发生在刚入职的时候。

一、最最挫败的经历:吃鱼

那会儿我刚毕业进公司,也就是我的第1份工作。

第一个月部门就组织了team building,白天大家玩得都还不错,故事发生在晚上。

部门100多号人在一家渔家乐吃饭,大家相互敬酒,领导致辞,总之一派安乐祥和。

我看见饭桌中间有一条鱼,鱼的一面儿已经吃光了,也没有人主动去翻,我想我是新人嘛,总要有点服务意识,我就把那条鱼翻了过来。

我还没落座,一个人霍里站起来,她是我们助理,助理把筷子直接冲我摔出去:“谁让你翻鱼的!我爸是船员,不能翻鱼!”

空气沉默,我尴尬至极,不知道怎么收场。

作为一位职场新人,我很需要正向反馈,哪怕做错了事,也希望得到的是和风细雨的指点,却砰砰砰下了场雷雨。

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北京来到上海,对上海的城市和人有陌生而疏离的心态,这次事情之后我的心情down到谷底。

之后我每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部门的很多日常事务都离不开助理。比如说你跟总监约个会议时间,要先通过助理;要给总监去签文件,要通过助理;总监签字后把文件给你,也是通过助理....

外加上是新人,科室里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总是我去跑腿,比如全科室所有的会议都是我去跟助理协调。

每天见到助理,要么就是看她白眼,要么就是她不给我行方便。

二、一件挫败的事可以是砒霜,也可以是营养

这件挫败的事,到现在还在影响我,但不是坏的方面,而是我在这件事上学到了很多。

后来这件事情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不重要。

助理既不属于给我打绩效的,也不属于我未来生涯的障碍,顶多就是给我个白眼,虽然她的情绪让我不舒服,但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如此。

我是来工作的,是通过工作提升能力的,不是来结交朋友的。

当然我珍视友谊,但是我不可能转化100%的友谊。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少给她添麻烦,这是我能做的。

助理每天的工作很杂很忙,最头大的事情就是反复催,比如收集员工的身份证号,100多号人不是一天就能收齐的,总要反复催要。

那我就在所有的小事上尽量不给她添麻烦,不让她加深对自己的厌恶,也绝不把小辫子抓在她手里。

其余的,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就这样吧。

事实上,但我在那家单位的几年,虽然我和助理还是不对付,但相安无事。

为什么说这件事营养了我呢?

它教会我这么几点:

1,有的时候你得罪人是在自己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必太责怪自己,也不要太责怪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冒犯了别人的界限,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就冒犯了你的界限。

这是常态。

所以以后遇到类似事情也宽容他人,相信别人不是出于恶意,有时仅仅是不小心。

为了一个不小心,不依不饶,失去短暂的缘分,不划算。

如果不小心得罪人,第一时间表达歉意,坦诚沟通。

坦诚的沟通就是得罪人之后,把自己诚意让别人看见,意思就是“我已经知道你的边界,之后我会注意。”

2,承认每个人的特质和三观不同

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是大相径庭,当我做生涯咨询之后我接触很多人,尤其发现了这一点。

用DISC可以把人分为4种类型,霍兰德可以分为6种类型,还有九型人格,甚至MBTI的16种人格。

但实际上,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又岂止是16种呢?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11月份,我和一群生涯咨询师参加了研讨会,有一个任务环节,就是梳理内倾和外倾的人格特点。

我是个任务管理型的,对任务的完成,时间的管理非常明确。听到任务后,马上组织大家轮流发言,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上台演讲。

我们组的完成情况获得一致好评,我的感受非常好,整个过程有序、热烈。

事后一位组员讲“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感受到Ivy姐的感情流动。”

如果是几年前,我可能接受不了别人告诉我负面的信息。

但是现在不会了,因为我知道了每个人的特质不同。

我是典型的INTJ,他是典型的ISFP。我理性,目标明确,看重结果。他感性,更愿意感受情感和亲和。

他并非是针对我这个“人”不喜欢,而是管理者的“角色”和“风格”。

3,识别哪些是key person

虽然说这个有些功利,但是在职场混,不功利是不现实的。

每个人的key person可能不同,但是要识别。

比如说你看重绩效和晋升,给你打绩效的人就是key person。

如果你看中长久的人际,那些你想维持友谊的就是你的KP。

如果你想找对象,符合你择偶标准的单身男女就是你的KP。

人的精力有限,尤其是工作繁重的时候,难免过于关注事而忽略了人,提前识别号KP,在处事的时候就小心很多。

三、挫败问题是一个很好的生涯问题

在看我下面文字之前,请各位可以先停下来,先思考下自己“最挫败”的经历,再往后看。

避免看了之后先入为主。

一般的生涯咨询师都知道“成就事件”的梳理对于案主的意义,但是忽略了“挫败事件“的梳理。

其实挫败事件中也经常暗含了你的价值观,动机,性格特质。

我为什么对当时助理刁难那么挫败?而且低谷了很久?

回过头来看,那正是因为我对人际关系抱有高的期望,我希望跟大家打成一片,我希望我身处和谐度高的团队。

有高期望才会有高的挫败感。

而我的职业价值观里面,排名第一的恰恰就是人际关系。

你的挫败代表了你不愿失去某些东西。

除了最最挫败的事件,我还有排名第二的挫败事件,那是刚工作不久有一次凭岗级,我落选,虽然每年都有一次机会,但我还是很挫败。

其实这对应的就是我职业价值观里排名第二的:成就动机,希望出类拔萃。

从这个问题的侧面可以梳理出潜藏的职业期待,这是这个问题最有意义的地方。

冰山模型理论大家应该都熟悉,这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来的。

他把人的素质分为了知识,技能,通用能力,还有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性。

后面这部分是海平面以下的部分,隐藏不可见。

但这一部分是恒定的,稳定的,是对你的行为直接指导的,是看不见的手。

这个问题的答案潜在的内容恰恰属于这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