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麻烦您把我送到社区”刚出单位的湖北省当阳市玉泉街道纪工委书记付某,在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公车私用的例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公车私用的例子(非凡十年从私用滥用)

公车私用的例子

“师傅,麻烦您把我送到社区。”刚出单位的湖北省当阳市玉泉街道纪工委书记付某,在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

付某直言:“换作以前,只要出门,就习惯性地给单位司机打电话。”

过去,公车使用管理上的“花样”层出不穷:超标准配置公车,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既领公务交通补贴又同时违规使用公车,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车辆,违规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这些群众眼皮底下的不正之风,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019年5月至7月,当阳市某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干部王某某利用其管理单位车辆调配的权力,先后多次驾驶单位车辆办理个人私事。2019年7月10日,王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理。他对此懊悔不已,“我在单位可以调配车辆,觉得这不过就是一件小事,现在我知道了,公车使用事关作风建设大问题,公车姓公,绝对不能挪为私用。”

不少党员干部都在这种看似“小事小节”上栽了跟头。2021年12月19日,当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工作人员陈某某工作执勤期间,一周内多次违反规定使用公务警车办理私事,造成不良影响。“我想着,就出去办点小事,又没多远,应该没啥大问题。”陈某某口中的小事,就是出去买了一包烟、吃了一顿饭、回家拿了一次衣服、看了一次亲戚,他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另外,当阳市某镇村镇建设环卫保护服务中心预备党员徐某某私自驾驶镇环卫清运公务车至当阳市城区吃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当阳市某街道环卫中心牵头负责人王某某多次违规使用垃圾清运公车接送孙子上下学,被诫勉谈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公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当阳市纪委监委聚焦“作风促廉”,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将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作为纠“四风”的重要内容,重拳出击开展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专项整治,以“小切口”做实作风建设“大文章”。

为全面掌握全市公务用车现状,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对全市公务用车进行梳理排查,同时督促各地各单位强化责任,对各类违纪违规情况开展自查,做到“定点、定车、定卡、定人”和“一车一卡、专卡专用、专人负责”,健全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台账、公车管理规章制度。

“今天你单位公务用车运行情况正常吗?”“正常,目前正在运行的公务用车有3辆,都经过审批报备,其他车辆都停放在指定位置。”这是当阳市纪检监察干部前往某单位检查公务用车的一幕。

为狠刹虚报维修项目、少加油多开票、以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当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大数据 监督”作用,与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建立沟通协作机制,运用公车管理信息平台对车辆运行轨迹、运行里程、加油记录等信息进行随机在线抽查,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横向纵向联动,深挖细查异常行驶数据背后的违规使用公车等“四风”问题,对发现的可疑问题及时核查处置,构建公务用车管理监督闭环。同时,从历年查办问题中摸索“车轮腐败”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多发点、薄弱处强化日常监督,对问题早发现、早查处,让违规使用公车问题无处遁形。

在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下,变化肉眼可见。近年来全市查处的车轮腐败问题数、公车使用里程数逐年下降,2022年公车里程数同比下降13.2%。干部上下班自己开车、拼车、乘坐公交、步行已经成为日常的通勤方式,“专车”出行的官僚主义风气悄然转变,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的也越来越少。“我觉得这样挺好,我平时开自己车上下班方便,有了车补,日常办公的油费也够了。”玉泉街道纪工委书记付仁强说。随着公车逐渐回归公用属性,党员干部心中也树立起公与私的鲜明界限。(张倩 张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