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于广西梧州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目前已发现失事飞机残骸碎片,但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搜救工作还在继续。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1)

人民日报,事故现场报道

事故发生后,藤县组织清空5家酒店749间房安置失事飞机乘客家属,接待各级救援专家组。相关酒店已安排核酸采样人员对入住人员采样。救援物资运达救援现场,3辆应急电源车到事发点附近,调运6台应急发电机到现场。供电公司安排6人负责24小时应急值班,10多套大型移动照明设备已到现场,全力保障现场救援所需。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2)

搜救现场

此外,梧州组织70名心理医生待命,随时准备对到梧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并安排志愿者对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诧异,现在首要做的应该是搜救和救援工作,为什么还要安排心理医生待命?

引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马弘的解释:

“现在全社会都应当做好对机上人员家属的支持保障工作,不仅要做好生活上的保障,防疫工作,还应该及时派遣经验丰富的心理卫生人员,陪伴机上人员家属,做好心理干预。”

另外,马弘副主任还特别提出:空乘人员这一群体也特别需要关注。

MU5735航班事件,将“空难”带到了大众视线。无良企业蹭事件热度,搞起无底线营销。在他们看来,跟进事件热点更重要,何必在乎遇难者家属和社会民众的心情。

谁又在乎经历生死的人是怀着怎样心情在生活。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3)

电影《萨利机长》剧照

Vol.1

2018年,机长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挡风玻璃突然爆裂,最后紧急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事后,这位英雄机长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褒扬,他的事迹也被搬上了大荧幕,改编成电影《中国机长》。

光环与荣耀加身,鲜花与掌声纷至沓来。大众忙不迭的将刘传健机长奉为“英雄”,欢迎他在各种公开活动中现身,讲述当时的惊险遭遇,对他的果敢不吝赞美。但是当聚光灯褪去,回归阳光普照的日子时,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刘机长在重返工作时又遭遇了哪些困难。

刘传健面对采访时曾表示:大难不死后,他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时常会被恐惧感笼罩,严重失眠。

“公司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医生给我们(机组人员)辅导,引导我们克服心理的障碍和不适”。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4)

机长刘传健接受采访

当大众一厢情愿的将刘传健机长塑造成英雄之时,谁能想到他在镜头后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呢。

英雄并非无畏,并非没有心理压力。

Vol.2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一架从纽约出发的空客A320,在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到加拿大黑雁撞击。两个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机长萨利在确认无法到达附近的2个机场后,决定于“纽约命脉”哈德逊河上进行水面迫降。最后,迫降成功,机上全部155人全部生还,史称“哈德逊奇迹”。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5)

“哈德逊奇迹”真实现场

在奇迹发生后,迎接萨利机长的并非只有鲜花、荣誉和赞扬,还有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问责以及萨利的自我怀疑。

听证会上,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质疑迫降在哈德逊河并非是最佳选择,航空公司的事故模拟显示,如果当时萨利驾驶飞机返回机场,可以做到安全降落,而迫降哈德逊河则是一次危险的行为(在2009年之前,还没有一架大型飞机可以成功在水上迫降。别说全员获救了,就连保持机体完整的,基本上都没有。)。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6)

电影《萨利机长》剧照

虽然成功解救了飞机上的155人,但面对事故模拟结果以及委员会的问责,萨利也开始怀疑,迫降在哈德逊河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是不是自己判断错误,而将大家置于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迫降哈德逊河,究竟是英雄所为还是莽夫所为?

在等待听证会开庭的这段时间里,萨利每天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尽管美国民众称哈德逊迫降是“一月份最好的事情”,无数陌生人给了萨利友善、赞美,但这些都无法打消他的心理负担,萨利经常会在噩梦中醒来。

梦中他驾驶着那架飞机撞上了城市的高楼,瞬间火光一片。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7)

电影《萨利机长》剧照

很多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的人,看到这里,难免会不解。“不是都迫降成功活下来了嘛,为什么还要有这么重的思想包袱呢”?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相比“能活着”,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但事实上,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专业的心理疏导,就是会成为危害性命的大事。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在你的身边是否有因为至亲去世导致患上抑郁症的人?又或者是否有因为事业遭遇重创而选择轻生的人?

这是因为人们对待重大事故心理适应与自我保护机制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结果。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8)

电影《萨利机长》剧照

Vol.3

纽扣家庭教育的黄杰教授,曾经在内训会上分享过一个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黄杰教授和其他心理专家一起前往灾区,为灾区人民做灾后心理建设。在医院里,一位地震生存者需要截肢,但是她迟迟不肯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面对前来开导她的心理医生,她只说,“如果你真的对我的处境感同身受,那你也和我一起截肢”。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会有难以克服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这是任何一个拥有独立行为的人都可能会面对的问题。即便是共情能力再强的人,都没有办法真正的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

黄杰教授说,很多心理老师离开灾区后,也要有一段时间进行心理疏导。

mu5735航班这次飞行居然是告别(经历生死的人都是怎样在生活)(9)

黄杰教授内训课

媒体从来只关心民众想要一个英雄,而将一个人捧到英雄的位置,却从没有人考虑过当事人自己的想法。

其实,没有英雄,也没有救世主,只是我们自己拯救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