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锌矿主要为铁闪锌矿,含铁高,属高铁闪锌矿,硫化铁矿物以磁黄铁矿为主。一般认为铁闪锌矿与黄铁矿可浮性差别较小,浮选分离较为困难。受客户的委托,对该矿石进行了粗扫选条件试验、精选和开路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试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锌精矿品位为48.41%,回收率为92.42%的指标,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1矿石性质

原矿光谱分析表明矿石中存在大量的Si、Mg、Fe,中量的Ca、Zn,少量的Ba、As、Pb、Sn、Ni、Al、Cd、Cu、Mn等。原矿中金属矿物以铁闪锌矿、磁黄铁矿为主,含铁高,属高铁闪锌矿石。其次为白铁矿、黄铁矿,极少量黄铜矿、锡石、方铅矿、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以白云石、方解石、石英为主,少量的绿帘石、绿泥石、金云母、绢云母,偶见金红石、锆石等。铁闪锌矿呈它形粒状集合体产出,主要分两个时期形成。早期形成的铁闪锌矿粒径粗大,并聚集形成块状,粒径大小在0.01~0.2mm,一般在0.2~0.5mm居多,其粒间有时嵌有细粒磁黄铁矿及脉石。后期形成的铁闪锌矿多呈不规则网脉状产出,粒径较细,一般0.001~0.05mm之间,有时沿磁黄铁矿粒间、裂隙或磁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接触界面充填,又往往被后生成的磁黄铁矿、黄铜矿所交代,形成乳滴状结构;有时以细小粒状集合体单独存在于锡石或脉石中。铁闪锌矿与磁黄铁矿、黄铜矿的接触面光滑、弯曲,与锡石、脉石之间的接触面平直粗糙。磁黄铁矿呈它形粒状集合体产出,有时相对形成块状,有时以脉状形式充填于铁闪锌矿、锡石粒间或裂隙,或以细小乳滴状分布于铁闪锌矿集合体中;粒径大小变化较大,在0.001~1.5mm之间,一般在0.1~0.5mm居多。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它形粒状两种形式产出,前者可见聚片双晶,粒径一般在0.1mm左右,最大粒径达0.5mm,后者紧密堆积成块状,偶见环带结构,粒径在0.01~0.1mm之间。方解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产出,常见聚片双晶,环带结构,多沿白云石空洞或裂隙以及矿石表层生长,形成放射簇状,粒径变化较大,在0.001~0.4mm之间。石英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产出,粒径在0.05mm左右,常沿白云石粒间或空隙晶出。

2研究结果及讨论

2.1试验方案的确定矿物分析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铁闪锌矿和黄铁矿,可采取浮选方法进行分离。一般认为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可浮性均较差,浮选分离通常要在铜离子活化条件下进行。铁闪锌矿与硫铁矿的分选方法有石灰法、加温法、二氧化硫蒸汽加温法、充气法及石灰 氯化钠法等。其中石灰法方法简单,所用药剂便宜易得,环保,也最常用。铁离子对闪锌矿晶格上锌的置换程度不同,闪锌矿在浮选溶液中的行为特征也不尽相同。所以,铁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分离有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两种工艺。采用哪种工艺由矿石性质决定,当铁闪锌矿与硫铁矿可浮选差别较小时,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选矿探索试验研究表明,试验矿石中铁闪锌矿与黄铁矿可浮性差别较小,采用优先浮选铁闪锌矿工艺流程,控制锌与硫分选时石灰的添加量,可保证锌精矿质量,也可获得稳定和较高的锌回收率。

2.2锌粗、扫选条件试验浮选试验使用XMQ-240×90锥型球磨机磨矿,XFD系列单槽和XFG系列挂槽浮选机,试验用水为自来水,2号油为工业纯,其它试验药剂为化学纯。单元试样重1000g,磨矿浓度为50%,浮选矿浆浓度为33%。优先选锌试验采用一粗一扫工艺流程,。试验中2号油用量不变,硫抑制剂为石灰,活化剂为硫酸铜,捕收剂采用丁黄药(粗选与扫选用量比例以4∶1添加)。

2.2.1磨矿粒度试验磨矿粒度既要能使铁闪锌矿矿物最大限度地解离,又要尽量减小其他硫化铁矿物磨矿粒度,以便减小优先选锌时抑硫的难度。粗选磨矿粒度条件试验石灰用量为6000g/t,硫酸铜用量1000g/t,丁黄药用量125g/t。在不同磨矿粒度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随着磨矿粒度变细,粗精矿锌品位和锌回收率都有所提高,但当磨矿粒度-0.074mm粒级含量大于70%后,粗精矿锌品位和回收率提高不大。在磨矿粒度为-0.074mm粒级占70%时,进行了原矿的铁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测定,在该磨矿粒度下,铁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并不高,与磁黄铁矿的连生体含量较高,该连生体磁黄铁矿多以乳滴状存在于铁闪锌矿中,极难解离。又考虑一段磨矿的简便,综合评定,最终确定磨矿粒度为-0.074mm粒级占70%。

2.2.2石灰用量试验石灰是硫化铁矿最好的抑制剂之一。石灰用量试验工艺条件为:磨矿粒度-0.074mm粒级占70%,其它条件同前,当石灰用量大于6000g/t时,石灰用量对锌粗精矿品位影响小,但随着石灰用量加大,粗精矿的回收率下降。因此,考虑回收率,取石灰用量6000g/t为佳。

2.2.3硫酸铜用量试验采用硫酸铜为铁闪锌矿活化剂。石灰用量为6000g/t,其它条件同前,随着硫酸铜用量增加,锌回收率增加而粗精矿品位下降。这是因为,硫酸铜对铁闪锌矿活化的同时对磁黄铁矿也具有活化作用。但当硫酸铜用量大于1000g/t时,锌回收率增加不明显。因此,硫酸铜用量以1000g/t为宜。

2.2.4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试验选用丁基黄药作为锌矿浮选捕收剂。硫酸铜用量为1000g/t,其它条件同前,随着丁黄药用量增加,粗精矿品位变化不大,但回收率提高大。当丁黄药用量大于125g/t后,锌回收率升高不大。因此,考虑丁黄药用量以125g/t为宜。

2.3开路试验粗精矿锌品位较低,必须多次精选,才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研究表明对粗锌精矿进行两次精选,精1、精2各添加石灰2000g/t,锌精矿品位可达50%以上。在粗扫选和精选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开路试验。开路试验最终获得锌精矿品位50.83%,回收率为67.57%的浮选指标。

2.4闭路试验根据开路条件,进行了闭路试验。锌精矿锌品位为48.41%,回收率为92.42%,采用该工艺达到了预期效果。

3结语

1)某铁闪锌矿含铁高,属高铁闪锌矿石。脉石主要有磁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等。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呈它形粒状集合体产出,部分矿石粒径细小。在磨矿粒度为-0.074mm粒级占70%时原矿中铁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测定试验表明,铁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连生体含量较高,该连生体磁黄铁矿多以乳滴状存在于铁闪锌矿中,极难解离。

2)进行了一粗一扫优先选锌条件试验,确定了粗选扫选最佳条件:磨矿粒度-0.074mm粒级占70%,石灰用量6000g/t,硫酸铜用量1000g/t,丁黄药用量125g/t。

3)在粗扫选的最佳条件和开路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锌精矿品位为48.41%,回收率为92.42%,达到了预期效果。

制备纳米氧化锌的锌源(铁闪锌矿锌硫分离实验研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