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总是动不动就把“wc”、"FUCK”、 “尼玛” 等等挂在嘴边,似乎说脏话都是个习惯,那么,在遥远的古时候,古人也骂人吗?他们又是怎样说脏话的呢,一起来看一看吧!那要看“脏话”的定义了,如果只探讨“骂人”这层意思的话,《诗经》 面就有:

古人究竟如何说脏话呢(古代人也说脏话)(1)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呒礼!胡不遄死!

骂得痛快不?

小雅.巧言(节选)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塘,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通俗点讲,这个就是骂人颠倒白,坏到脚上流脓嘴上冒泡~

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先秦时期的还想到一个~《庄子肱箧》: "彼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与此异曲同工,后来到汉末时有首童谣叫《颠倒歌》是这么讲的:直如弦,死道边。曲为钩,反封侯。

PS“匹夫”最早记载见于《左传》,但基本上它还是个中性词,就算"无谋”,至少还承认了“有勇”。

“竖子”取骂人义的早期记载应见于西汉:

《史记:项羽本记》:”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你丫智商捉急啊,后叫刘邦得了天下,我们就要被他一锅端喽!)

《战国策燕策》 :”荆轲怒, 叱(燕)太子,日: '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不宰了他再回来我就是孙子!)

《战国策赵策》:“(齐)威王勃然怒日: ‘叱嗟, 母婢也!”(滚蛋,你个小妇养的!)

古人究竟如何说脏话呢(古代人也说脏话)(2)

西晋,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关于《三都赋》的小段子,名士陆机也想写《三都赋》,他听说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寒士要写一样的东西,很是不爽,和弟弟通信时候写道: "此间有 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伧父就是大老粗的意思)后来左思书成,一跃成为中国史上第一本畅销书(并为后世留下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陆机才发现自己看走眼,再不说要写《三都赋了》。

古人究竟如何说脏话呢(古代人也说脏话)(3)

陆机这人生来就比较嘴损,据《裴子语林》载录,有次他和人群聊,潘按走过来,正好陆机起身,潘安就讽刺说“清风至,尘风扬”,陆机立马回“众鸟集,凤凰翔”,俩都不是吃亏的主儿啊,不仅散文成就高嘴炮也毫不逊色。东晋,陶渊明说过"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个典故的背景就是他当科长时赶上总监(不是董事长)来视察,总监是个没啥能耐只会媚上欺下的家伙,科员劝陶潜穿上制服,免得被拿来说事儿,他立马觉得不能忍了,就此辞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