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掌中河南记者 王俊伟/文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供图

为什么就是武汉和郑州两座城市,同一梯队获得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6月10日,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与举措研讨会”上,湖北、河南两地专家披露了武汉、郑州获得国家支持的幕后故事。

武汉郑州哪个城市更好些(武汉郑州纳入国家中心城市)(1)

武汉很早就提出要建国家中心城市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一直在做城市化研究。

他介绍,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率先提出的,后来写进了住建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当中,但当时没有多大反响。

真正有反响的是2009年初,国务院批了一个《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把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时候才引起巨大反响。为什么?因为广州就是一个省会城市,当时作为 直辖市的重庆,并没有被列进去,所以震动很大。

到了2010年,住建部又公布了全国城镇规划,就提到了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把重庆加进去了,立刻又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板砖,特别是成都的意见很大。

他说,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所以,郑州、武汉,(将来)不是代表河南的水平、湖北的 水平,而是代表中国的水平,这样才具有国家中心城市最基本资格。

虽然,武汉和郑州几乎同时获得国家支持建设中心城市,但武汉提出的时间,要比郑州早很多。

2009年,国家公布了珠三角区域规划之后,正好武汉面向全国招标制定武汉市“十二五”暨2020年城市发展战略,秦尊文中标。

他向武汉市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首先要建设中部中心城市,第二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第三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到2010年12月,武汉市委提出“十二五”时期武汉要巩固中部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

2012年6月9日,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正式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10天之后,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员大会,算是正式吹响了建设国家中心城 市的进军号。

所以到现在,去武汉的人都会看到,在武汉的大街上、公交车站,有很多关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宣传标语。

郑州为什么很快就获得了国家支持

相比武汉很早就提出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提出来,要晚得多。

中心城市在一起掀起热度,是在2016年3月份全国“两会”上。

刚开始,是在2015年11月,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这是从中央层面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心城市。

同年12月,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主任杨伟民,在重庆举行的一场智库论坛上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担全国性的功能。

在这之后,2016年3月,住建部启动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提出构建“十百千万”的城镇体系。

建设中心城市,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很快就引起全国代表委员的热议。

6月10日,参加研讨会的河南省一位参与论证和起草文件、熟悉最新动向的学者型官员说,在这个城镇体系提出以后,几乎全国的所有有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省和市,在同一时间 都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家都在争取。“区域协调发展。中国要解决北京这样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10个类似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行,这样使城市污染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虽然,对于郑州来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但那时候只是叫做建设大商都,打造东方芝加哥。后来河南省提出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他透露,在2016年两会后的5月,河南省就打了报告,为郑州提出申请国家支持郑州建设中心城市,结果到年底支持的文件就出来了。

过程很顺利。他说,我们着手起草文件的时候,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意见已经报到国家发改委,但是起草文件和征求意见很顺利,在征求国家各部委意见的时候,没有一个部委 反对,全是给的支持意见,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个文件就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形式进行了公示。

当然,能率先成为传闻中“十百千万”城镇体系中的“十”,很多人都对郑州很不理解。为什么,凭什么?

这位熟悉情况的官员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契合了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在丝路的14个节点城市中,郑州从发展速度和经济体量上,都是最大的。

二是契合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在沿海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应对中西部地区有优势、有潜力的地方给予一些新的增长点,这也是郑州能成为国家中心 城市的一个主要起点。

三是国家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四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做了一个分析,从最高的北京到最低的甘肃,绝对值已经达到了4倍,造成这个 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西部缺乏像北上广这样的经济中心。”

总之,郑州契合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距离中心城市还有多远?

虽然已经获得国家支持,但对于武汉和郑州来说,要真正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路,还有很远。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与举措研讨会”,其实是由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组织的一次系列研讨会,这已经是第二次。此次的主题,是要探讨“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路有多远”。

要想弄清路有多远,到底短板、差距在哪里,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王永苏认为,得先望闻问切,把病找准。“我觉得郑州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就只有一条,就是规模太 小、人口太少、实力不足。这些不足说到底还是范围太小,如果有几千万人口,这些就不说了。物理学上有一个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跟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 二次方成反比,我认为核心就是这个原因。”

他说,这几年我们总是提崛起,但我们的总量还是第五,多年没有变,增速与其他省一样,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没有变。统计局的研究结果是,河南到2023年才能达到全国 平均水平。

为什么没崛起来呢?“我认为原因就是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不是粮食太少,农民太少,而是城市太差。现在工业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要搞服务业,就更要靠城市,俺们庄几十 年了,也就只有那一个小卖部,一个小诊所。”

作为学者,王永苏的发言一向幽默风趣,他说,发展城市,不能撒胡椒面,搞小城镇,你的“大家伙”没弄好,中心城市没弄好,城市必须先聚变,再裂变,就像北京,住在中心城 市,他嫌挤得慌,憋得慌,就会向通州发展,就会又出来个雄安新区,而郑州,显然还没有“憋得慌”。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宋伟也提到要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他说,郑州和武汉,这些年来与南京、西安、杭州等城市相比,常住人口的增长都是最快的,但距离国家中心城市还有较大差 距,中心城市地位的真正确立,不是光靠政策,而是要靠实力。

他比较了这些城市中,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最高的是西安,占全省比重达到23%,武汉大概是18%,而最低的是郑州和南京,大概只有10%。如果郑州能达到武汉18%的水平,郑州 就会有1800人,如果达到西安的水平就是2000多万人。“我觉得如果郑州达不到河南15%的人口说不过去,不要说你建国家中心城市,连省会城市承担的功能都不够。”

他建议郑州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提升,理直气壮地做1500—2000万人口的规划,同时,还要依靠产业去突破。高标准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生 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高标准发展金融、咨询中介、市场、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