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有山之课

仰高就下之象

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智慧(易经中的智慧人间道)(1)

大有至终必不可盈满,故圣人受之序卦为谦。天之道盈满,则必损地道此卦为亦谦之义,以自然界喻之,外卦为地,内卦为山,即山居地下,山乃至高大之物,而今居地下,此处卑乃谦之象,亦示人有崇高之至德,而处卑下,乃尽谦之义。

人间道

谦:亨,君子有终。

有德而不居,为谦,人能以谦逊自处,无往不利。君子之志在达理,乐天命而无竞之心,但求能充实,退让而不矜持。能安于谦,终身不易。小人则有欲必竞,此种人见有德之人必攻之,即令有人告之谦逊,但终不能宽行固守。故小人,必不能有终也。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君子明谦之道而能亨。天之道因其气能下济,故能生育万物,故道乃光明,故君子知谦而能使其道济天下万民,地之道亦同天,因自处卑地,故能上交于天,是故天地二者,皆因能卑降而终亨通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

天之道有日月五星,其随时盈晦,故能降气于地,生养万物。

地道变盈而流谦。

地势盈满,则必倾变而下陷。

鬼神害盈而福谦。

天地之道乃形而上之学,吾人可推理求之。鬼神人道乃形而下之学,吾人可亲而见之,世间万物必有其用,凡盈满者,必祸害,能谦损者,必有福祐之,猶今之西医,其但知能如何除瘤用毒,不知损害之大,故后遗症之多,而自不见之。

人道恶盈而好谦。

人情必恶人之盈满,好人之谦损,故圣人戒盈而劝人为谦也。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喻,君子之终也。

君子之道因谦卑而光大,至诚之念如是而终。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高大之山在地下,故示人外卑下,内实高大乃谦逊象。君子有过则损之,不足则益之,以之用于事,使万物皆平衡也。

初六: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以谦卑之道,于初入世间而自处之。

六二:鸣谦,贞吉。

二位以柔顺居中,谦之德至此,则须明倡于外,见诸声色,坚心如此,吉也。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因中心能自得,山至大又能知谦,故吾人须有高厚实力,乃真谦非勉力为之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三为相位,以阳刚居之,上为君所在,下为民所从,能知劳而不居功,谦下待人,君子能行之至终,故吉。今上位掌权之人,尽皆示民其功勋为何,不知劳谦之美,此为小人之道长之时也。反之,能尽劳谦之道,必为君子。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此劳谦君子,能服万民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

四爻居近君主之位,此时因六五之君,以谦柔自处,九三之相位,又有大功德为上所用,此当恭畏侍君,卑谦以让劳谦之臣,所有布施,均为谦也,切不可不利于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六四因近君之位,又居劳谦臣之上,绝不可不利谦道,此得宜之法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富贵,众人之所向往,以财来聚人。今五以居尊之君王,不以富而能得人亲,皆因知谦顺,乃能得天下。然须戒君道,切不可专尚谦顺,必须威柔並济,才能服天下,故易曰「利用侵伐」。威德並重,方为君道。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君王之道,须用征伐,其用谦德所不能服者,否则不能治天下,则为谦之过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上六处谦之极也,因极谦反居高位,为太过于谦,为倡明其谦,只有用刚武之道,于己之私有地,征之。此因谦之太过而致如此。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因极谦又居上,其不适谦,故志不得伸,则鸣,唯宜以刚武自治其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