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桐城富家王员外有女名叫王桂英,自幼许配李家公子,完婚时王员外陪嫁无价之宝玉镯一对,外加稀世珍宝乌金四块,这富人嫁女豪华气派,那排场惊动了整个桐城!

太湖生意人雷龙当时在桐城贩卖红花草籽,其人一身恶习,嗜赌成性,输光了身上的所有银两。他听说了王员外嫁女如此阔绰,便起了歹心,想乘机发点洋财,就化妆成轿夫混在迎亲的队伍里。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1)

就在王桂英的丈夫李公子招待满堂宾客的时候,这恶人雷龙乘机溜进了王桂英的新房,冒充新郎向王桂英索要箱子钥匙,说想见识一下乌金宝贝,哪有新婚之夜就要查看嫁妆的,王小姐心中很是不爽,不肯拿出钥匙。

那贼人一心想得到宝贝,见索要不成,便使了个激将法,说王小姐要是不给钥匙,就是娘家根本没有陪嫁乌金宝贝,王小姐一听此话虽然心里很生气,但还是经不住贼人的刺激,就赌气的把箱子钥匙扔给了他,此时的王小姐头上有盖头,就在她等着“夫君”看完宝贝会去接她的盖头之时,她万万没有想到“夫君”打开箱子后竟然走了。

再说贼人雷龙拿着宝贝出房门时,刚好碰见了回新房的李公子,贼人雷龙自知事情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竟将毫无防备的李公子杀害灭口。王小姐正纳闷丈夫招待客人怎么一夜未归。没成想李母早上起来发现了儿子的尸体,便断定是王小姐勾结奸夫谋害了自己的儿子。

此时王小姐方才如梦初醒,知道了昨晚要钥匙的原来是歹人,但她此时什么也不能说,要是说出新婚的晚上有人进了新房,那就是奇耻大辱,新媳妇再也没脸见人了。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王小姐选择了沉默。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2)

恩师周明月,是父亲为王小姐请的教书先生,对王小姐如兄如父,曾经送过一把折扇给王小姐,出嫁时王小姐就带到婆家以作纪念。

案发后桐城县令看到了婆家人拿出的折扇,就问王小姐折扇何人所赠,王小姐如实回答,是先生所赠,于是县令仅凭一把折扇,就判定周明月与王桂英有私情杀害了李公子。

周明月的妻子陈氏,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知书识礼,娴良淑德,且夫妻恩爱情深似海。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被冤枉的,并告知乡邻案发当晚,丈夫一直在家,没有出门。

她去监牢用碎银买通狱卒探视蒙冤的丈夫,没成想丈夫周明月架不住桐城昏官酷刑拷打,屈打成招签字画押,承认自己和王桂英有私情,杀害了李公子。

深明大义的陈氏,决心一定要为蒙冤受屈的丈夫洗清罪名。正在夫妻二人因无人相助而一筹莫展之时,周明月突然想起赶考之时结识了一个好友,名叫吴天寿考中文魁副榜,在南京专门代理诉讼替人打官司告状,人送外号大笔刀。此人正直仗义名望很高,即便是政府官员也都敬他三分。

桐城到南京路途遥远,周明月不忍心三寸金莲的小脚妻子受长途跋涉之苦,陈氏发誓为夫伸冤死不足惜,在监牢用背当桌让丈夫写状纸,即刻起程为救夫不顾抛头露面。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3)

出桐城五里店,前三天翻山越岭走庐江到巢湖,后又走全椒到含山,一路奔波到浦口,不分昼夜到江边,船家老板心肠好,免费渡她过长江。一路来到南京城,经人指点来到吴天寿文魁府。

整衣冠掸灰尘进吴府,细说原委递上丈夫的书信,吴天寿看罢大骂桐城昏官盗案当作奸案审,屈打成招草菅人命。有心帮她打官司,又一想桐城县令是南京总督张柏龄的得意门生,再说周明月已画押招供,平衡利害关系,无证翻案如搬山,无奈吴天寿备碎银劝说陈氏回家中,备好酒好菜让周明月这个冤屈人不做饿死鬼。

陈氏哭诉吴天寿不近人情,接过碎银出吴府,心不甘返身回头,质问吴天寿冤死之人,身首异处吃饱何用,退还银两跪地再求吴天寿帮忙救夫君,指天发誓若是吴天寿不相帮,自己豁出性命,哭诉整个南京也要为夫鸣冤。

吴天寿本就处在帮与不帮的两难境地,帮吧,周明月已画押,赢的希望渺茫。不帮吧,明明知道好人蒙冤受屈,却不能出手相助于心不忍。他被陈氏冒死为夫伸冤的壮举所感动!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4)

当即为她写状纸,并为陈氏出计策,让她头顶状纸遇人诉说冤屈,遇轿拦轿喊冤,若有清官过问还则罢了,若是无人过问,待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南京七十二道衙门通宵不关,与民同乐之时,借机进衙门击鼓鸣冤,别的衙门不要去,要去就去南京总督府。

接罢状纸,陈氏不顾饥饿劳累,跪罢长街跪衙门,文官见她催轿走,武官见她打马行,却没有遇到一个青天大老爷。无奈等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来到总督大堂前。

八月十五本是万家欢乐团圆之节,击鼓鸣冤定有冤情,南京总督升堂审案,陈氏手托状纸,细说冤情的时候,总督张柏龄得知这个人就是早已听说的陈氏,在南京大街小巷逢人哭诉,众目睽睽之下遇马拦马遇轿拦轿扰乱人心。他斥责陈氏在他管辖之内,光天化日之下胡搅蛮缠扰乱秩序,影响官府形象。然后生气的挥手退堂。

陈氏口说且慢,随即快速诉说真情,案发当晚丈夫在家中从未出门,陈氏有理有据的诉说,老总督听后欲言又止,似有接案之意,但有衙役提醒他要保重身体,总督借机退堂,要将陈氏拖下大堂。

只见陈氏激情诉说,王法条律有规定,不得拖押喊冤人,民女斗胆问总督,桐城县令与你是何亲?我千里奔波来申诉,你只顾退堂不问津,桐城县令昏又恶,你自称青天头也昏,何处真正悬明镜,哪来的清正与廉明。陈氏这些义正词严的话语激怒了总督,可怜陈氏只落得皮开肉绽一顿打。打得昏死拖出府门。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5)

恰逢吴天寿来探望陈氏在总督府告状的情况,见衙门内一片漆黑,隐约听见有人在门外呻吟,走近一看陈氏已被打得遍体鳞伤不省人事。欲带她回去不再告状,被总督激怒的陈氏,此时已经伤透了心,决意拼死告到底。

要告只有今晚,平时衙门紧闭甭想随意进来。正好看鼓的衙役来查夜,吴天寿借机诱来衙役的鼓槌,助陈氏击鼓鸣冤。吴天寿叮嘱陈氏,这次击鼓就是一赌,要是总督动了怜悯之心,重审周明月案,那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你可以欢欢喜喜回桐城。

要是你有什么不测,我要他为你操办法事,南京大小衙门为你披麻戴孝,封你为贞烈之女立牌坊。其实吴天寿心里很明白此案要翻,只有一命换一命。只是这话他不能说也不愿说。

气愤至极的陈氏哭诉着敲起了鼓槌,如诉如泣的鼓声,惊天地 泣鬼神,打得南京不安宁。张柏龄只得升堂,他看到已经打得奄奄一息的陈氏,还如此坚决的要为丈夫伸冤,动了恻隐之心。

拿起状纸本想重审此案,想到桐城知县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此案一翻,自己的弟子必受牵连,自己颜面何存,再说如此大案错判了,百姓必然议论纷纷众口难平。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6)

想到这他为了维护官府的形象,随即下令此案已定不审。谁知已经是怒火中烧的陈氏,听到总督的决定,顿时情绪失控大闹总督府,而此时的总督张柏龄见场面失控,试图再施淫威镇住陈氏,忍无可忍的陈氏一个箭步撞死在总督府案上。

总督张柏龄一看坏了,总督府大堂之上出了人命,这怎么得了,欲叫衙役偷偷掩埋了却此事,谁知早已躲在角落里的吴天寿,大声喊冤而至,并严词斥责总督为官不正,逼死告状的民妇,总督府内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总督自知吴天寿不会善罢甘休,只得与吴天寿妥协,重审周明月案。吴天寿提出南京城大大小小的七十二道衙门包括总督张柏龄在内,都要为陈氏忠贞烈女披麻戴孝,要用檀香棺木厚葬陈氏,并要桐城县令抚灵柩回桐城,南京府为陈氏做法事超度,立贞烈牌坊。

若是总督不答应他要写状纸印出一万张,九千九百张发民间,还留一百张送朝廷,吴天寿宁愿告老还乡也要为陈氏烈女伸张正义。总督张柏龄被迫照办,并下令桐城知县陈林,四十天之内找到真凶。

安徽桐城文都故事(桐城为何不唱乌金记)(7)

陈林自知武断昏庸,酿下大错连累恩师,只好带着书童乔装打扮走访民间寻找真凶。在江西境内一家小饭店,与店老板合谋设局开赌,赌徒雷龙输光了身上的银两,拿出乌金翻本,当即被抓获。雷龙如实供出杀人盗宝的全部事实,至此案情真相大白。

此乃是桐城民间真实故事,人们为了记住义勇贞烈之女陈氏,把故事编成黄梅戏传唱,因剧中有骂桐城官府的很多语句,桐城官府觉得有失颜面,下禁令桐城不唱乌金记,悠悠众口岂能禁得住,桐城不唱乌金记,还有很多地方都仍然在唱。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父辈们经常讲述乌金记的故事!前几日闲暇时点开网络翻看黄梅戏乌金记,觉得剧情与父辈们所讲的故事大致相同,只是删减了不少,桐城烈女冒死救夫的故事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故而古事今说,重述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