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生物之间都存在竞争力,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万物相生相克”,其实这说明了食物链的一种竞争,捕食等关系。不过,对于相同种类的物种,我们可以说是非常少见出现“捕食”的问题。然而,还真的就出现了这一罕见的一幕,这两种生物属于同类,出现了捕食的情况。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1)

根据《Primates》上的一项令人惊讶的研究指出,科学家们在2003年到2017年之间的研究过程之中,科学家间歇性地对加里曼丹岛中部地区的婆罗洲猩猩进行观察,并首次记录到婆罗洲猩猩缓慢捕食和食用懒猴。

这是令科学家们罕见的,之前从未发现过,并且是第一次见到,这是什么情况,是什么原因?这一幕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一步一步看。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2)

婆罗洲猩猩、懒猴

按照拍摄的画面来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生物分别为婆罗洲猩猩、懒猴。

婆罗洲猩猩是灵长类动物,并且是一种体型仅次于大猩猩的物种,所以非常突出,我们也常常将其直接称之为“猩猩,红毛猩猩”,该生物种群主要有3个亚种。但是,整个婆罗洲猩猩的种群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所以也算是分布区稍微较小的区域。

该生物,主要是以单独生活为主,雌性单独生活或与小猩猩在一起,相当于是照顾,这可能也是雌性猩猩的天性。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3)

同时,婆罗洲猩猩一般在白天活动,主要是寻找食物为主,其中以无花果、红毛丹、芒果、蜂蜜等食物为主,而在它的食谱之中,水果占比61%,其次是嫩叶占比14%。此外,还有花昆虫分别占比8%和5%,这就是婆罗洲猩猩的基本情况。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4)

懒猴,懒猴是一种主要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雨林地区的小型原猴​,该生物的平均体长在17.5-26厘米之间,平均体重只有85-350克(公开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双面向前方的大眼睛,耳朵也很大,相比婆罗洲猩猩来说小很多。

不过这种生物如果是人遇到了,需要注意下,它们虽然有可爱的外形,但是它们身上带有剧毒,会从肘部射出毒液,这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两种生物的基本情况。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5)

残暴的婆罗洲猩猩生吞懒猴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到,其实婆罗洲猩猩并非主要“吃荤”。同时,相对于懒猴来说,与婆罗洲猩猩也没有什么捕食者的关系,至少我暂时没有看到相关性的说明。但是,在2017年的时候,两者的捕食关系发生了。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一只婆罗洲猩猩的异常捕食行为,真的是十分罕见。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6)

这只猩猩在森林中缓慢地追赶一只懒猴,直到它们相距1米的时候,猩猩将懒猴从树上打落下来,导致懒猴晕了过去。过后,这一只婆罗洲猩猩折断了一根树枝,并用树枝将懒猴挑起来带到树上。接着撕咬懒猴的颈背区,接着将懒猴杀死后,开始生吞起来。这一幕也是让科学家们感到很惊讶。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7)

研究人员表示,以往观察到婆罗洲猩猩大多都是吃素的。而吃肉,并且是脊椎动物。但是,这一次捕杀懒猴,的确有点出乎意料,之前也没有观察到这样的情况。而且,从观察的情况来看,婆罗洲猩猩捕食、杀死和食用时小心翼翼的过程来看,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捕食懒猴,显然已经十分有经验了。所以,这一只婆罗洲猩猩真的是非常残暴,演变出了吃荤。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8)

为何会出现婆罗洲猩猩生吞懒猴,食物链混乱了?

的确,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婆罗洲猩猩生吞懒猴的确不应该出现,并且站在食物链的问题上,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相对恒定,以保持自然平衡。而婆罗洲猩猩生吞懒猴的出现,的确有可能导致食物链出现问题,因为之前没有出现过。

但是,科学家们只是将其定位了偶然事件,显然反向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寻常的模式。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9)

但是,这里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偶然事件并不能证明食物链的混乱,所以大家不要用单独的一个生物异常情况,说明食物链上的整体问题。生态平衡的稳定性的确少不了食物链的因素存在,除非婆罗洲猩猩生吞懒猴成为了普遍现象,那才可能真正的是食物链的一种转变,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喂养十余年独臂猴却把自己咬伤了(残暴的婆罗洲猩猩)(10)

那为什么会出现婆罗洲猩猩生吞懒猴?按照报告来看,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分析为什么婆罗洲猩猩会发生这种行为。所以,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只能继续等待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