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阳市浉河区湖东街道农专路社区,贺丛斌、吕维华夫妇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包容理解,树立了良好的家风,赢得了邻里的称赞,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文明家庭”的典范。

金婚风雨情经典对话(金婚风雨情世代好家风)(1)

五十载春秋一晃而过,他们由当年的风华正茂、靓丽多姿变成了如今的身影佝偻,头发花白。岁月磨失了他们的身姿和风采,但依然能从他们幸福的表情中看到一种坚定。81岁的贺丛斌大爷双手微微颤抖,但仍紧紧地与妻子吕维龙握在一起,早已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说起和老伴吕维龙的感情,贺老一脸的幸福。他告诉记者,他们是1968年5月1日结婚的,那个年代的爱情非常简单,没有现在这么多要求。“退休之前我是武汉铁路局江岸铁路段的一名火车司机,那个时候是蒸汽火车,工作很辛苦,通常要工作四五天才能回家一次,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靠老伴一个人操持。”贺丛斌感慨地说,面对家里的琐事和重担,老伴吕维龙从未抱怨过。聚少离多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最辛苦,也最难忘。

“年轻时候我操持家里的事情比较多,现在退休了换他来了,家里打扫卫生、买菜做饭都是他的活儿了。”76岁的吕奶奶告诉记者,在70年代时,她的工资20多块钱,老伴工资40多块钱,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养活3个孩子,能否吃饱饭都成了一个问题。他们老两口就上山挖野菜,回来再炖上一锅萝卜,一家人就这样生活下来了。“经历过那时候的苦日子更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好生活。正是因为对这个家庭有一份责任,遇到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携手闯过去。”吕奶奶感叹道。

金婚风雨情经典对话(金婚风雨情世代好家风)(2)

提起夫妻恩爱和睦、孩子孝顺有加的秘诀,贺老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正直做人。家风是怎样形成的,只需克己持身,亲自垂范。当一个家族的长辈引领出尊重、敬爱、和谐的氛围,家中的晚辈自然可以看到当中的力量,潜移默化。在采访中,贺老夫妇都没有提到物质因素。他们这么多年走过来,靠的就是相互包容、相互支持。

如今,两位老人已经携手走过51个春夏秋冬,家里三世同堂,儿孙们也特别孝顺。在贺老的家中,挂着许多全家福,每张照片都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幸福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