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庐山市人民法院

公布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案件

↓↓↓

有大学生去年在庐山景区

龙首崖景点坠亡

其父母起诉庐山景区管理部门

要求赔偿90多万元

法院认为

景区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当事人应自己承担后果

案件回顾

2021年7月26日,女大学生小刘进入庐山风景名胜区龙首崖景点,于当天坠亡。

小刘坠亡后未被立即发现,直到8月6日,她的父母向庐山公安局报案,警方于8月10日在龙首崖下方约60米处找到一具尸体,经DNA比对确定死者身份为小刘。

据了解,小刘进入景区是通过登山小道,并没有购买门票。

据悉,小刘在高中时曾因学习压力大,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在事发前曾与母亲发生争执。综合法医检验报告、父母提供的线索以及其它调查结果,警方确认排除他杀。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

对于这起悲剧,庐山景区安全管理部门也积极进行了协调,协调结果是保险公司对小刘父母给予4万余元的赔偿。

不料签完了调解协议,刘父刘母却翻脸不认账——他们未找保险公司理赔,而是将庐山景区的管理部门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90多万元。

景区对此有没有责任?

法院会支持他们的诉求吗?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2)

江西省庐山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

龙首崖景点作为开放式户外景点,沿途设有安全警示牌,在临崖观景台设有1.2米高的护栏,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

在排除他杀的情形下,结合刘某生前患有轻度抑郁症、独自出行、事发前与母亲争执、抛弃行李以及景区安全保障措施齐全等,推定刘某死亡系自身故意造成,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3)

法院最后还提到,尽管这样一个年轻生命的意外离去让人悲痛,但当事人的观念固守"有损害就要有人来填补""人死为大"的道德观念长期以来对司法实践产生不良影响,这也导致司法实践中滥用"公平责任"。

不合理的维权、谁闹谁有理只会破坏公平正义的法治原则,本案中被告并不存在过错、也尽到了自身的安全保障义务;且在死者连门票都没购买的情况下为其争取了意外理赔,尽到了人道主义精神,不应当再为此承担其它责任。

3月22日

@中国法院网官方账号

发布了关于此案的判决结果

被媒体转发后引发网友关注

大多数网友都支持法院判决

“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4)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5)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6)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7)

“按闹分配的时代正在消失”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8)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9)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0)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1)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2)

“这才是法治社会”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3)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4)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5)

也有网友惋惜

如果家长学校早点介入

也许悲剧可以避免

“无论发生什么,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高二男孩坠亡的父母(大学生爬庐山坠亡)(16)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综合新闻晨报、贵阳晚报、中国法院网、新闻坊

来源: 广州反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