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韩翃(音同“红”)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诗词(诗词赏析)(1)

【白话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唐韩翃寒食诗词(诗词赏析)(2)

【作者简介】

唐代“大历十オ子”之一的著名诗人韩,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人。天宝年间进士。曾在节度使幕中作过事。他的《寒食》诗写得极出名,更因此诗得到了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唐韩翃寒食诗词(诗词赏析)(3)

【赏析】

与这首诗一起流传下来的,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记载:

作者曾闲居在家,郁郁不得志。一天半夜里,有个姓韦的朋友急急忙忙地跑来敲门。在此夜深人静之时,出了什么事呢?韩翃从梦中醒来,赶快披衣起床。开了门,那姓韦的朋友万分高兴执向他祝贺说:“恭喜恭喜!“

韩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揉着惺忪的眼,迷惑不解地问道:“何喜之有?”

“德宗皇帝任命你为驾部郎中,知制诰了!”(知制诰,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官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皇帝的秘书。)

韩翃感到非常意外,吃惊地说“大概是你听错了吧,这是不可能的事,皇上哪会看中我呢?朋友很有把握地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你快收拾一下吧,韩翃仍是将信将疑,问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很,一定是你听错了。”姓韦的朋友进屋坐下后,不慌不忙地说:“是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还能错得了?说是皇上要挑选一个秘书,叫宰相提名,宰相提了两个人,皇上都不喜欢,最后万岁御批要韩翃。宰相一査有两个韩翃,一个是江淮刺史,一个是你,宰相不知道皇帝要哪个,只好将两人同时呈报土去皇上在批文上写得明明白白要写过“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不是你的《寒食》诗吗?”

只因一首诗,身价百倍增。韩翃留下的诗作不多,就这一首《寒食》诗,而得到德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成了为皇帝起草圣旨的亲信官员,真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

而这首诗好在哪里?为何皇帝会钦点这首诗的作者来伴君呢?

起首“无处不飞花”是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一个“斜”字就将风表现的淋漓尽致。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意之中的盛况。“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显然,这首诗是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而进行的讽刺,也正因为作者敢于作这首讽诗,又在皇帝渴望整顿朝纲缺少心腹之时,就被皇帝钦点为秘书了!而因一首诗而被重用的事迹,若是被同在唐朝,但始终朝郁郁不得志的杜甫和李白闻听之后,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唐韩翃寒食诗词(诗词赏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