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防沉迷”黑灰产》系列报道②

去年以来,应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网络游戏服务平台不断优化电子身份认证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除要求他们用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注册游戏账号外,部分企业还打造了多重“人脸验证”关卡,严防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登录游戏。

王者防沉迷扫脸(过脸技术888元包会)(1)

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记者发现,在贴吧、微博、闲鱼等平台的“游戏交易”话题留言区,随处可见“游戏租号,包过人脸”“代游戏人脸识别”等信息。有商家承诺,未成年玩家若在游戏内遇到了“人脸识别验证”弹窗,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远程代为解除。

这是如何做到的?

未成年人借“代过人脸”绕开防沉迷机制

“遇到人脸识别弹窗,花了200元商家就帮我解开了。”

近日,16岁的小清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真实经历。几个月前,他通过闲鱼上的“号贩子”低价买到了一个成年人游戏账号,谁料登录还没多久就遇到了“系统判断您当前账号可能是未成年人在使用,请配合完成人脸识别”的系统弹窗。

由于号主并非小清本人,他无法通过人脸验证,因此这一买到的游戏号很快就被平台判定为是“未成年人使用”。根据系统要求,他必须重新进行“实名认证”:输入未成年人身份证、姓名,替换原先的成年人账号认证信息。但这样一来,自己辛辛苦苦买到的成年人游戏账号就“废了”,他本人将再次受到游戏平台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权限、消费额度等的限制。

怎么办?情急之下,他跑到贴吧等各种渠道求助,不一会儿就有商家主动找上了他。

王者防沉迷扫脸(过脸技术888元包会)(2)

“疑似未成年的,可以找我做游戏人脸识别代过,首次200,后续20。”小清说,刚开始他还听不懂这些行业“黑话”,反复确认后才明白,对方的意思是第一次帮他解除游戏APP中弹出人脸验证框的问题要收费200元,后续再出现类似情况,每次解除要另付20元。

商家告诉他,自己手上有不少成年人的身份证、姓名、照片等信息,按行业里说的话就是“料子”。“快成年的我也有,可以给你换绑上,这样这个人一成年你就能继续登录玩游戏了。”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小清支付了200元,将账号和密码分享给商家后,对方告知他三天后可以正常登录游戏。果不其然,时间一到,小清顺利“上号”,系统再次将其认证为成年人。

而据另一“料子”供应商小王表示,他手上的成年人实名信息要多少有多少,一般单价几毛,未成年的稍贵,一般可以卖到1元甚至几元一条,上千条起卖。利用这些“料子”,“代过人脸”服务商可以帮未成年游戏玩家躲过人脸识别验证,快速绕开防沉迷机制。

记者发现,“代人脸识别认证”已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业链,从大量获取用户人脸、身份证等实名信息,收购及倒卖玩家实名账户,再到提供“代过人脸”认证或直接兜售“过脸”技术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用户前往论坛、社区、电商平台等相关游戏交易分区,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些服务或技术提供商,并在私下达成违规交易。甚至于在“腾讯成长守护”的防沉迷专区下,都有服务商在刷屏“打广告”,诱导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十分猖狂。

王者防沉迷扫脸(过脸技术888元包会)(3)

谋暴利!有商家888元收徒传授“过脸”黑科技

根据游戏平台的最新要求,玩家在实名认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还需要通过人脸识别动态验证,在前置摄像头前完成点头、摇头、眨眼等一系列连贯动作。

这对于“代过人脸”服务商来说就有些棘手了。他们手头有“料子”不假,但这些“料子”里用户的照片都是静态的,要用它们通过复杂的动态人脸识别,如何做到?

记者在贴吧、知乎等渠道以“人脸”“过人脸技术”等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商家以600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兜售“代人脸认证”软件和设备。记者通过QQ联系到一位化名“明知”的商家,他表示暑期“代过人脸”需求上升,工作室正在急招人。“想学过人脸的找我。888元收徒,再花288可以买设备,我教技术,还提供销售渠道。”

还有不少商家直接出售可用于“过人脸”的“三色工具包”。根据其中一人发布的文件夹截图,记者了解到商家所谓的“过脸认证技术”并不是单一一项技术,而是由动画制作、修脸P图、“过脸”软件等多套方案组合而成。用户要掌握这项“技能”,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一段时间,还需要准备好小米4、小米6或OPPO、华为等机型,事先“刷机”。

王者防沉迷扫脸(过脸技术888元包会)(4)

“理论上说,有‘料子’对应的人的一张较高清晰度的正脸照就够了,只要用鼠标简单操作一下,眨眼、转头等动态视频平台都可以智能生成。”有出售“过脸”技术的商家告诉记者,这是一项“百搭”的技术,学会保准不亏,“它不仅可以破解游戏的动态人脸认证,QQ、微信、58 同城等的也都可以。很多需要动态人脸认证的环节,这个都搞得定。”

对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对记者表示,这类黑灰产商家提供的“代过人脸”服务,一开始确实并非针对游戏“防沉迷机制”,而是瞄准了需要人脸验证的众多互联网服务环节。在黑灰产人士看来,这类环节中相当“有利可图”。

然而,“代过人脸”的过程中,商家非法使用了人脸信息,“表面上看是侵权,但如果涉及量大,情节比较恶劣的话,这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而就在去年2月,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联合江门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在全国12个省份查处了非法网站超500个、代过人脸工作室6家。

记者就此向商家表达了会否违法违规的担忧。对方表示“我只是教你学这个技术,怎么用那就是你的事了,我可不会担这个干系。”但随后他又补充道:“其实自己小心一点就行了。做的人这么多,也不多你一个啦。”

相关报道

起底防沉迷黑灰产①|孩子放假游戏打通宵?是的,10元就可以

【记者】许隽 黄晓韵 周中雨

【视频】许隽

【统筹】程鹏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作者】 许隽;黄晓韵;周中雨

南方产业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