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小酷之前文章的读者应该能看出,小酷大多数文章的内核都是消除偏见,无论是同性恋、恋物、恋足等等奇怪的嗜好,只要不妨碍他人生活,就值得被平等对待。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

但是小酷内心还是有着对于一类人的偏见无法消除,对其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而这类人便是以“姑爷仔”为代表的特殊服务的衍生职业人。

北方的朋友可能不熟悉“姑爷仔”这个称呼,用北方话说就是靠女人吃饭的。在广东香港一带,“正宗”姑爷仔指的是,那些通过花言巧语骗取女性,玩弄之后推向火坑,并且通过女性赚钱的人。是一个非常令人不齿的行为,今天就带给大家三部,有关姑爷仔的电影。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2)

小酷年少时曾经接触过一名姑爷仔,他向我展示了身上的三处刀疤并说起了背后的故事,也是从“刀疤的故事”开始,我看不起每一个从事这类行业的人。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3)

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烹师之丧尽天良》中的三名施暴者就是属于这个行业,他们的职业细分应该是皮条客和打手。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4)

该片展示了这类人阴极端阴暗残暴的一面,其中女受害人所遭受的酷刑令人发指,而小酷相信类似该案子一样残暴的事件还掩藏在黑暗之中,无人发现。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5)

特殊服务从业人其实是真实的高危人群,她们不但要遭受来自“姑爷仔们”的迫害,同时她们的客人也是鱼龙混杂。

她们本身职业的特殊性,令她们遭受迫害一般不会报警,而且本身就是社会边缘人士,这让很多犯罪份子盯上了她们这群“沉默的羔羊”。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6)

现实与电影中都多次出现针对特殊服务人群的暴力犯罪,电影《追击者》中就呈现了这一幕,在特殊服务的女性杀害之后,即使她的同伴得知了也不会去报警,而是当成被拐跑。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7)

犯罪分子对于她们实施侵害的成本也极低,只需要用钱引诱就会令其主动去往隐蔽的犯罪地点,而由于她们只是柔弱女性,犯罪实施的过程也极其轻松。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8)

也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这样的影视作品和新闻案例,才导致了小酷对于这些引诱、强迫女性参与这种服务的人的痛恨。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9)

如果你曾看过港漫《姑爷仔》,你会对“姑爷仔”引诱女孩子入行的手段称奇,他们伪装自己的身份,对女孩子对症下药,通常团伙作案制造女孩子会倾倒的英雄救美的桥段。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0)

成为女孩子男朋友后,有些会假装欠了高利贷,诱导女孩子出卖身体为其还债。还有甚者直接找人将女孩子轮番侵害并加以威胁,直至女孩子因羞耻,无法回归正常生活和大众社会,再强迫其参与特殊服务。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1)

这类人的手段之高,对犯罪方式的新奇的创新,电影《应召名册》中就有讲述,犯罪份子诱拐面容姣好的女子入行,并花钱令其进入影视行业并迅速蹿红,在其身价飙升之后强迫其出卖肉体赚钱。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2)

该电影改编自真实发生的19岁影星白小曼自杀事件,揭示了黑恶犯罪势力对于影视行业侵入的真相。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3)

电影中真正讲诉“姑爷仔们”的行业内幕和生存真相的,当属《新宿天鹅系列》最为知名。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4)

该片以一名刚入行的“姑爷仔”的职业成长为主要视角,同时揭露背后的犯罪活动和商业活动,也同时讲诉了入行女性的辛酸历程和犯罪份子对其的控制手段。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5)

但该系列也是小酷最不喜欢的电影,因为电影讲主人公设立得过于善良,让他有对从事特殊服务女性恻隐之心。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6)

但他并不是一名“警方卧底”,也不是有其他必须做这份职业的原因,但是他却热血地为这样肮脏的职业奋斗,真正善良的人是不会做这样残害女性的事。

一部三观尽毁的电影冲破道德底线(三部电影揭示一个罪恶行业)(17)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消除偏见,但是作为男性的小酷,却真心为这个行业感到不齿,而小酷这样的偏见是否不善良呢?其实我很痛苦,希望你能给我些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