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实际生产中,很多养牛场都面临牛膘情不佳,催肥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影响牛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每个牛场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催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牛的催肥技术,使牛的养殖效益最大化,牛场可通过加强瘤胃保健、提升日粮营养水平做好疾病防控、抓好饲养管理预防秋季掉膘、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科学使用兽药和定期驱虫等措施来促进牛的生长。

育肥牛后期吃草不吃料怎么办(牛瘦不上膘是怎么回事)(1)

育肥牛

1、加强瘤胃保健

牛属于反刍动物,日粮结构以粗纤维为主,瘤胃是饲料消化的主要器官,瘤胃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原虫,可分泌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物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将日粮中的粗纤维类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酸,进而被机体吸收并最终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为机体利用或储存。淀粉酶能够将精料中的淀粉降解为双糖和单糖,随消化液进入肠道被吸收。蛋白酶能够降解饲料中的粗蛋白,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利用。饲喂精料的牛,豆粕中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也是通过蛋白酶的分解作用最终转化为多肽和氨基酸的。

整个消化过程,瘤胃犹如一个巨大的发酵罐,将日粮中的多种成分降解和转化,而瘤胃作为的最主要消化器官,做好其保健,减少瘤胃疾病的发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牛的生长。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对牛用胃泰健胃,饮水添加益优壮,促进瘤胃蠕动,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牛吸收好了才能更好地催肥。

2、提高日粮营养水平

犊牛断奶后骨骼会不断加大,体态发育逐步形成,需要提高日粮中的营养水平,提升采食量来促使牛的生长。日粮结构应以粗纤维饲料为主,精料为辅。粗纤维饲料主要为新鲜的牧草秸秆、青贮饲料等,精料主要为玉米、豆粕、麸皮、骨粉、食盐以及富含钙和微量元素的添加剂壮骨肽组成。

当犊牛断奶并进入架子期后,可逐步增加精料的饲喂量,整个过程一般为15天左右,直到精料所占比例达到总日粮的40%即可,之后一直维持直至出栏。为了提高采食量,日常饲喂中建议将粗料和精料混合饲喂,或先喂粗纤维料,再喂精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日粮营养成分相同的情况下,粗纤维饲料一定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比如同样是玉米秸秆,直接晒干的青贮尽管在纤维含量方面无太大差别,但前者粗纤维韧性大,瘤胃难以透,不利于反刍,而青贮过的玉米秆适口性好,纤维易被酶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采食量,明显选择后者更利于育肥。

育肥牛后期吃草不吃料怎么办(牛瘦不上膘是怎么回事)(2)

育肥牛

3、做好疾病防控

疾病是困扰牛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健康的牛才能获得好的催肥效果,如果牛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患有疾病,则催肥效果会较差,特别是患有肠道疾病和胃病的牛,饲料消化率非常低。肠道疾病以肠炎发生最多,本病可使肠腔上皮细胞坏死,肠道粘膜脱落,消化酶的分泌减少。由于肠液环境改变,酶的活性变差,饲料中的淀粉、多糖、蛋白、脂类等物质无法被充分降解,最终导致牛不上膘。

胃病最常见的为瘤胃疾病,其次为网胃、瓣胃和皱胃疾病。瘤胃发生炎症时,能直接导致采食量下降,反刍频率降低,瘤胃液的微生态失调,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减弱,进而影响催肥。最常见的瘤胃疾病有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瘤胃弛缓、酸中毒等。网胃最常见的疾病为创伤性网胃炎。瓣胃和皱胃以胃炎、胃溃疡最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影响牛的催肥效果,临床必须做好防控。

4、抓好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于牛场,特别是规模化牛场至关重要。管理包括动物的管理和人员的管理,管理制度需根据牛场的实际规模和需求进行制定。从犊牛出生起开始制定防疫程序,病毒性疾病通过免疫的方法防控,细菌性疾病可根据季节和地方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药物预防。

牛场的管理制度一定要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具体岗位上,新员工时,除了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外,务必加上企业文化培训。员工的离职,特别是饲养一线员工的离职会对牛产生较大的应激,新员工接替工作一般至少需要1 个月以上才能完全适应工作岗位,而过渡期是非常不利于管理的。我国的养牛场大多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农村,配套设施相对匮乏,建议规模化的养殖集团一定要重视​场内​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尽最大努力留住人才,降低员工离职率。

5、预防秋季掉膘

一般情况下,对于1头健康的牛来讲,春季和夏季是青草生长的旺盛季节,最有利于催肥,而秋末和冬季交换时节,由于气温下降,日照时间缩短,造成青草逐渐泛黄,营养成分下降,此时,牛很容易出现掉膘。冬季牛场可用青贮饲料来补充粗纤维,虽然营养成分没有新鲜的青草丰富,但足以保证牛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不至于出现掉膘的情况。

秋末时的过渡期,牛场务必做好饲料的准备工作。养殖规模较大的牛场可以自己种植豆科植物苜蓿,苜蓿除了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外,还含有包括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微量元素在内的其他营养物质,有利于日粮的营养平衡。另外,苜蓿在生长过程中,可利用根部的根瘤菌作用,将空气中氮元素进行固定,转化为有机氮被利用,中间无需额外施加氮肥,可节约饲养成本,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6、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指对瘤胃及肠道微生物菌群有调节作用的功能性添加剂,主要成分为益生菌、益生元等。兽用益生菌常见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植物芽孢杆菌、乳酸乳球菌、酵母菌等。益生元主要以寡糖为主,能够选择性地使瘤胃和肠道中的益生菌增殖,而有害菌无法利用,从而使有益菌长期保持优势状态,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饲料的消化。牛场的益生菌大部分以发酵料的形式供给,也可将益优壮添加到饮水中长期饲喂。益优壮除了能抑制有害菌生长外,还能额外分泌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物质,加速饲料成分的分解,益优壮还具有分泌维生素B和维生素K的功能,从而促进牛的生长。

7、科学使用药物

兽药必须科学使用,特别是抗生素,有些抗生素如维吉尼亚霉素、粘菌素等对牛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反而会破坏菌群的平衡,不利于牛的催肥。由于瘤胃是饲料进入口腔后经过的第一个消化器官,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而抗生素发挥活性时是没有选择性的,除了有害菌之外,对有益菌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建议临床用药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尽量不通过口服途径使用抗生素。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一定要根据药物的化学特征、药动学原理以及药剂学知识进行学配伍。

在育肥的后期,务必考虑药物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根据药物的休药期提前停药,药残超标的牛禁止屠宰上市。这时候我们建议大家在犊牛和繁殖母牛的阶段,使用壮骨肽,每公斤拌料1000斤,针对犊牛一直用到800斤,补钙拉骨架,因为只有骨架拉起来以后,后期催肥增重的效果才更好;800-1200斤这个阶段主要以提高采食量,催肥增重为主,对体型要求不高,饲喂牛羊​肽​壮​乐​,1000斤以下,每公斤拌料2000-2500斤,1000斤以上的育肥牛每公斤拌料1500斤;1200斤以后牛的膘情已经有了,出栏需要塑形、去油、提高瘦肉率,这个阶段使用​健肥​宝,每公斤拌料1500-2000斤精料饲喂到出栏,注意这里的用法都以1500斤出栏的西门塔尔肉牛为标准。

育肥牛后期吃草不吃料怎么办(牛瘦不上膘是怎么回事)(3)

肉牛

8、定期驱虫

如果牛群大范围感染寄生虫,尤其是肠道性蛔虫、绦虫以及体表寄生虫等,即使饲料的营养水平很高也难以达到催肥的效果。寄生虫是一种生命体,肠道寄生虫主要依靠利用肠壁或肠道内容物的营养来进行繁殖和代谢,这样饲料中的能量就无法全部为所吸收和利用,而是分出去一部分为寄生虫所利用,造成料肉比升高,催肥效果不佳。另外,寄生虫的长期活动还会影响牛的采食,严重的还会造成肠腔物理性阻塞,感染牛食欲下降或废绝,最终机体消瘦。体表寄生虫除了消耗营养外,其在体表的活动还可使牛发生皮炎,继而引发局部瘙痒等症状,感染牛每天烦躁不安,影响采食,导致催肥效果大打折扣。定期预防性的驱虫可避免寄生虫的滋生,临床最常见的寄生虫种类有原虫类.蠕虫类和节肢动物类3种。原虫主要包括球虫、焦虫.滴虫等,蠕虫以线虫、绦虫和吸虫临床最为,节肢动物主要为体表寄生的蝴虫蜱虫等。临床建议采用多种抗虫药联合使用的方式增大抗虫谱,如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配伍,三氮脒和菊酯类药物配伍等,从而保证杀虫更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