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贴门神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是中国人流传千年的新年记忆。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1)

门为五祀之首,后演变为门神周代即有祀门活动,人们以桃人饰门、画虎于门、户贴画鸡等来守卫门户。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2)

先秦出现了人格化的门神,如最早的"神茶、郁垒",住在度朔山,在桃树下捉鬼。最早引自成书于战国的《山海经》,在桃木上刻二神姓名,名“桃符”,即可驱邪避凶。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3)

唐代则出现了最丑的道教门神,捉鬼的钟馗,于宋末被挂进了房屋中堂。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4)

而后《隋唐演义》的盛行,秦叔宝执锏、尉迟恭执鞭,成为了“天下第一门神”,元代以后流行甚广。宋太祖赵匡胤执棍和北宋名将杨衮用刀,也是一对喜闻乐见的门神。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5)

武将门神除此之外,还有关公(广东)、岳飞、郑成功、赵公明与燃灯道人、秦良玉与穆桂英、马武与铫期、孙膑与庞涓等等。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6)

宋代李嵩的《岁朝图》画中,外门贴武将门神,内门贴文官门神。文官门神有五子登科、父子状元、带子上朝(北京)、福神魏征、姜太公(汉)、海瑞和文天祥等,寓意吉祥。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7)

印刷术的兴起、戏曲的盛行,加速了门神画的发展。《西游记》里,福神魏征把守后门。民间则将秦叔宝、尉迟恭的形象与郭子仪带子上朝、麒麟送子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门神艺术。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8)

后世门神还有祈福驱邪一类,如麒麟送子、双喜临门(王安石典故)、天官赐福、哼哈二将、一团和气、聚宝盆、福禄寿等等。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9)

还有,贴在猪圈上的焦赞和孟良。二人虽是强盗出身,却因对彼此的情义,留下了“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典故。

大名鼎鼎的门神隋唐名将(门神竟有文武之分)(10)

这些门神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最素朴的祈愿,体现了中国人忠义智信的高尚品格和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操。感受民艺之美,守护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