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号称"花王",但是其在我国的唐代以前却是默默无闻,有文字记载的,仅仅只是在东汉早期的武威医简(注①)中作为药物被提到过。
真正被人们认识并名声大噪的,应该是从唐代武则天以后。如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描述,武则天于寒冬时诏令百花开放,众花神不敢违抗,只得开花,因而遭玉皇大帝怒责,被谪下人间。而牡丹花因违了则天女后之命,被贬洛阳。
其实,据唐代舒元舆(注②)的《牡丹赋:序》所说,牡丹是武则天时从她的故乡西河移到长安的。(西河,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均有此名称,这里应该是指并州文水,即今山西文水县)。
另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牡丹是在开元末年从泾州移到长安的。所以说,牡丹的培育是从唐代开始迅速发展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之叹!(牡丹之前,栽培最多的是芍药,关于芍药,当在另外一文中介绍)。
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富贵花、百两金、花王等。自则天女王始,牡丹的佳种纷纷培育成功,从最初的单层瓣的红色牡丹花,到了元和年间的"重台花",其"花有面径八寸者"。据说,长安兴善寺有一棵牡丹,开花达一千多朵,花色由自浓渐淡的晕色和浅红、深紫、黄、白等色,蔚为奇观!
至宋代,牡丹花最盛,且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其中的珍贵品种达数百种,如:姚黄、赵粉、魏紫、豆绿等。其中的姚黄,"花头面广一尺",缕金黄,"其面一尺三、四寸",这些名贵品种,自应该是我国古代花农的重大成就。
牡丹,是公认的花中之王,(大概是因为其雍容华贵吧?!)其位列我国的十大名花之首!因其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记得前两年,曾有某花协建议,将牡丹及梅花等确定为国花,其实,清代末年,牡丹就是当时的中国的国花啦。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赏牡丹》一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有关赞美牡丹的词语(成语),除了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还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繁花似锦、万紫千红、落英缤纷、绿肥红瘦等等。
关于牡丹的话题,应该是有许多许多的,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叙述,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科普一下,牡丹花之所以称为:牡丹?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政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而其花红,故谓"丹"。
注①武威医简~~又称《凉州汉代医简》,成书年代约东汉以前,于197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是迄今所发现的汉代比较丰富的完整的医药著作的原始文物。
注②舒元舆(791~835) 字升远,唐代东阳郡(今浙江金华)人。唐元和八年(813年)进士。著有《舒元舆集》,有作品收录于《全唐诗》,曾作有《牡丹赋》。至今被世人熟悉的,乃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出自其勉励弟弟不要因生活所困而忘记砥砺品行节操的《贻诸弟砥石命》一文。
图片来自头条和百度,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