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政

2019年3月28日,为采访《国泰村志》中计划生育及妇女工作相关内容,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笔者找到了退休的国泰村妇女主任卢金好老人。

初见卢姨,她坐在街边小卖部的遮阳伞下,一双蓝色布鞋,宽松黑色亚麻裤,浅紫色涤纶开衫,一头花白的短发,就是一般老人的打扮,但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让她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见到我们,卢姨站起来,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就把我们带到了家中。说明来意后,卢姨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没读过书,哪里知道什么历史,你们问,我知道的就说。”

卢姨嘴上说她不太清楚,但一问起国泰村过去的事情,她说得比谁都清楚明白,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般。1937年出生的卢姨今年82岁了,是国泰村现在年纪最大,党龄最长的党员,这也是卢姨最引以为豪的事情。1960年,在钟连娣,宋杜财等国泰村首批党员的介绍下,卢姨入了党。1961年,国泰村的首任妇女主任钟连娣退休,将妇女主任的岗位交到卢姨手上,也许那时的卢金好也没有想到,她这妇女主任一做就做了30年。

卢姨年轻时也是村中的风云人物,她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初那几年,她斗过地主,打过枪,直到1966年才开始做妇女主任,那时卢姨的工作主要是调解村中的矛盾,就是普通家庭里夫妻间、亲子间的矛盾。后来经验多了,连生产队之间有矛盾需要调解时,也要卢姨和大队长一起出面。卢姨告诉我们,那时大家都穷,日子过得苦,但是无论是村民之间还是村干部之间都非常团结,日子虽然苦,但大家都过得很快乐。

20世纪60年代末,计划生育的政策开始在大队里推行,妇女主任的任务随之开始变得艰巨。最早开始计划生育时,妇女主任只是在大队范围内宣传上环、结扎等计生措施,到了1974年,计划生育工作越发地正式且严格,也明确了生育数量——农村每家只能生育三个子女,且每两胎之间要间隔三到四年。1983年,国泰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空前严格,除正常的上环、结扎、间隔工作外,村中每户人家准生两个子女,每月都有生育指标,不得超标生育,且每月都要向上级汇报当月村中的人流、结扎、上环人数及死亡率、出生率等。

在电影《地久天长》中,妇女主任李海燕因计划生育工作让好友王丽云做了强制人流,这导致王丽云失去了生育能力。王丽云因意外失去家中独子后,李海燕在愧疚中生活了几十年。

在现实生活中,妇女主任作所背负的压力也差不了太多。工作最艰难的时候,妇女主任成为了许多人家避之若浼的村干部,用卢姨的话来说,妇女主任是“一份神憎鬼厌的工作”。

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自古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和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一些家庭生了一个儿子又想生第二个,一些家庭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又想继续生个儿子。最难进行工作的是一些“纯女户”,他们家中往往生育指标已经用尽,却全是女儿,在当时的思想观念来看,没有儿子几乎等同于“绝后”,不想“绝后”势必要继续生育。妇女主任要搞计划生育,就像是要断人后代,自然容易得罪人。

另一方面,当时全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国情决定了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完成的死任务、累工作。妇女主任的计划生育指标不完成,罚款减薪是小事,一不小心可能还会被革职,丢了饭碗。

妇女主任干了30年工作(妇女主任干了30年)(1)

在这样的压力下,卢金好在妇女主任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1978年,她因工作压力太大而辞职,大队里找来了姚有好接替她的岗位。一年后,姚有好被调走,大队领导又找到卢金好,她只好回到妇女主任的岗位上继续工作,直到1994年退休。

卢姨当妇女主任的这30年,是妇女主任最难当的30年,但同行的村干部说,卢姨在村中的群众基础非常好,虽然已经不在村中居住多年,但卢姨在村中的威望比卢姨自己所知道的还要高。我问起卢姨的工作方法,卢姨告诉我:“做我们这一行,对上要完成任务,对下要尽心尽力,平日里做事也不能做绝,要给别人留一线活路,这样才对。”

妇女主任干了30年工作(妇女主任干了30年)(2)

1961年国泰大队干部资料中有卢金好的任职记录

除了妇女主任的工作,卢姨对国泰村的历史和故事也顺手拈来,她和我们说了国泰村从前的风水故事,说了国泰圩的曾经的辉煌,还讲了她当村干部时的许多趣事。转眼到了道别的时候,卢姨边收拾着桌上的茶杯,边和我们说:“两位同志,我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哪些说错了哪些说对了,要是有错的地方就麻烦你们帮我改过来。”转过头,她又反复向同行的村干部叮嘱道:“你们年轻人在村里当干部,一定要团结,一定要和谐,只有这样才能把村发展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