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以前,我在河北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时教授口语的是位“洋老师”,美国人,七十多岁,瘦高个儿,面容清癯,脸膛赤红,有那么一点高原红的意思他衣着朴素,庄重儒雅,亲切慈祥,从容不迫,虽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却也敬业认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何理解culture?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何理解culture(称呼Culture断想)

如何理解culture

记得多年以前,我在河北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时教授口语的是位“洋老师”,美国人,七十多岁,瘦高个儿,面容清癯,脸膛赤红,有那么一点高原红的意思。他衣着朴素,庄重儒雅,亲切慈祥,从容不迫,虽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却也敬业认真。

第一节课,“洋老师”先自我介绍,“My name is Bill.”这个,小学生都能听得懂。

可是课下,我们便开始了窃窃私语。

我们这些人虽然有些土气,但从事的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教书育人的人么,差不多也该算个小知识分子、半个文化人了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天地君亲师”,即便对这位“洋老师”也不应怠慢。我们,不仅应该让他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温暖,更应该让他感受到我们年轻人求知若渴的心。

可问题来了,要交流就得说话呀,要说话就得先打招呼啊。可我们,到底该怎么称呼这位尊敬的“洋老师”呢?

在我们堂堂的“礼仪之邦”,这称呼,不仅关乎礼仪,更应彰显出学生的一片敬诚和恭谨来。

可这位“洋老师”只说自己叫Bill,并没有透露其他更多的信息。怎样称呼他才更恰当呢?

直呼“Teacher”?似乎,过于含混,隔靴搔痒,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叫Mr. Bill?也不对!在英语中,Mr.后面跟的都是姓氏,哪有跟名字的!这好比现在“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耿爽”,你可以称呼人家“耿先生”,但你若称呼人家“爽先生”,那还不成华人圈里天大的笑话!虽然他的发言让人听起来很“爽”,很给力,但也不能乱了体统,坏了规矩。否则,你以后还能不能“爽”也未可知!

我们真有点犯了难,一时难有定论。

好在这位“洋老师”旅居中国多年,很有些汉语功底。带着心中的无尽纠结,两位美女同学谦恭地走上前,用混杂着汉英的“双语”请教“洋老师”。

一番艰难沟通后,一头雾水的“洋老师”方才顿悟。只见他眉毛一扬,大手一摊,开心一笑,乐呵呵地脱口而出“You can call me Bill!”

啊?!不会吧?!我们相觑茫然,难以置信。这位尊敬的“洋老师”,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志愿帮助我们这些教师学英语。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何况,白求恩来华时才五十多岁,而我们这位尊敬的“洋老师”已经七十多岁,已逾古稀高龄!让我们这些小字辈?直接叫人家师长的名讳?!这成何体统?!这明摆着不像话嘛?!

不信,回家试试。见了你爷爷,直接喊他的名字!看看会有什么后果!老爷子肯定嘴唇哆嗦腿发抖,疾声痛骂大声吼,随手再赏给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俩耳光!也可能,老爷子听后心情沉痛,心如刀绞,心里会想:这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撞什么邪了?要不,就是什么精附了身,疯了吧?当然,如果你爷爷已经丧失听力,两耳彻底背了,自然不在这次脑补范围之内。

我们虽然相当错愕,但是俗话说的好:恭敬不如从命。但我们心里还是有点打鼓:这位“洋老师”是不是跟我们开玩笑呢?也别着急,观察一下他的反应就知道了,我们得多个心眼儿。

结果,“洋老师”,居然啥反应没有!从此,“Bill”还真就这么叫开了。可在我们内心深处,还是偶尔会翻腾起对我们自己这种僭越行为的腹诽、鄙夷与不屑来。

这种称呼上的差异带给我心理上的震撼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忆犹新,恍若昨日。

其实,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很难公正地判断出孰是孰非。如果只从自己的文化角度不怀好意地抨击另一种文化,要么是幼稚,要么是浅薄,要么就是无知。如果有意让不同文化之间产生对立,敌视甚至攻伐,那就有主观上的狡诈,阴险与恶毒了。

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彼此包容,更应该彼此借鉴。唯有如此,这个世界才会更和平,更和睦,更和谐。

拥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我们才会更从容,更包容;拥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我们才不会对摩梭人的走婚说三道四,谩骂攻击;拥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我们才会对“磕长头”的信徒心存敬意,感佩至深。

王朔在小说《动物凶猛》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仅对世界人民的解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这已不仅仅是狂妄,而是歇斯底里的疯狂。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这样想的人多了,人类必将滑入灾难,陷进浩劫,走向人类自己设计的自我毁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人们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也才可能有真正的希望。

后记:本来,上面这段文字只是前文的一部分,无奈写起来却难以停手,稍微有点儿长了。因为,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相对清晰的界限:小文,两千字以下。

作为一个相对热心文字的人来说,即使在假期里也很难有精力,有时间,有耐心地从头到尾去阅读那一部部砖头般的浩繁名著。更何况,出了假期,谁不是整天奔忙的上班族呢?

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不应苛求任何人。

(图片源自网络)

2022年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