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惜春下)(1)

作者

洞烛

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因为惜春后来是出家为尼的,所以这句话很容易被读者理解为佛教的表达方式。

惜春自己应该也是这样理解的。

其实,这是错的。

用一句佛教术语,这叫“野狐禅”。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惜春下)(2)

佛教虽分大乘和小乘,但都讲“业”和“度”。

造业在人;佛不度人,向佛者,均靠自度;因避嫌而谴责尤氏,这是口业;以小过而赶走入画,这是身业。

所以,抄捡大观园以后,惜春的所有做法,其实都与佛教无涉。

旁白说得很对:

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

廉介孤独,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回目里有个缩写,叫孤介。

陶潜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惜春的“堪”、无非是冷眼旁观的孤介自持。惜春的出家,恰如陶渊明,不是“破”,而是“隐”。

整部《红楼梦》,十二钗均在薄命司。惜春如果真是“悟”而出家,就算青灯古佛,内心应该是安逸而欢喜的,哪里还有“薄命”这一说。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惜春下)(3)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生关死劫谁能躲?

惜春到底还是贾敬的女儿。自以为下得狠心,看得透,逃得开。然而,还是躲不过。

整座宁府,处处都是矛盾,处处都是荒唐。父不像父,子不像子。

惜春出场时,身量未足,贾蓉却已经娶妻。

惜春是贾珍的“胞妹”。“胞妹”的意思,是同母。但书中并没有关于贾珍母亲的任何叙述。

按冷子兴的说法,贾敬和道士鬼混,应该已经好几年了。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惜春下)(4)

贾敬这个父亲,对惜春而言,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大概是连见都没有见过的。

惜春是嫡出,但惜春入荣府,我们并没有看见任何人出面婉拒。

那么,惜春的母亲呢?这位勋贵夫人呢?她怎么会舍得呢?

似乎没有其他猜测,这位夫人应该是过世了。

贾母把惜春接来,除了“喜欢女孩儿”,是担心,也是怜惜。

出生没多久,母亲就不在了。父亲扔下一切工作和家务,开始寻觅“长生”。从这个角度说,惜春,何尝不是一位孤女。

再看这一句“生关死劫谁能躲”,母亲的死劫躲不过;父亲的生关,对她而言,更像一种抛弃。

再想一下送宫花时,小小年纪的惜春,就如此轻松地拿出家来开玩笑。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惜春下)(5)

我唯一能想到的词,是荒凉。

前文说过,贾敬塑造的,是一种绝望。

这种绝望,是最深刻的绝望,是对生命本身的绝望。

这位从未出场的贾敬夫人,高龄之际,诞下惜春。

然后,她死了。

从此,宁国府的所有人,都开始变了。

从此,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