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红楼梦是央视首播的时候,那个时候上五年级。记得第二天到学校大部分女同学都在议论看红楼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是黛玉洗手的样子,和吃饭的时候 我觉得大家闺秀就是这个样子,就是古代小姐的样子。和戏曲表演是不一样的。很真实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了。当年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第一个是黛玉洗手吃饭,二是王熙凤初见黛玉时拿帕子擦眼泪,当时我还说,她就没眼泪……姐姐说我这是电视能和生活中一样吗?哈哈哈 现在想想很好笑。还有就是司琪撞墙自尽很触目惊心,一个小姑娘好好的就没了……还有最后王熙凤用席子卷着在雪地里……贾宝玉在雪地里走……

我们那个时候家里的书很少的,四大名著好像就是课本中知道,但是看过的很少。所以看电视剧,甄士隐一家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是林黛玉一家。多年以后才借来一套看了看,仔仔细细的看,想着电视剧里的人物,很有代入感。特意把诗词歌赋都抄下来。要不是因为书是四本,太厚了可能就抄下来了。哈哈哈

我读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通读没有超过四遍,前八十回读了N遍,电视剧只看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林黛玉,每个读者心中有个自己的红楼梦。我也不例外,可能是先入为主,我觉得87版红楼梦结局就是我期待的样子。当年红学家给演员们讲课,光培训班办了两期。各个人物的结局是红学家们根据曹雪芹前八十回推理出来的。虽然当时播出后由于没按原著拍出来被好多人诟病。但是我觉得这就是我心中的红楼梦结局。探春远嫁宝玉送亲,黛玉听传言宝玉乘坐的船出事了,才绝食而亡的。这个黛玉之死让我们能接受。黛玉焚稿断痴情……续写的也不是一无是处。巧姐逢凶化吉被刘姥姥救回许配板儿,和前边呼应…

现在87版本的被删减了一些。曾经的我买下来VCD光盘,对照书一集一集的看。一个回目一个回目地对照。

87版演员经过培训,演古装举手投足都不一样,就拿王熙凤扮演者邓婕来说,《宰相刘罗锅》里的格格 举手投足透着一股贵气,她就是王府千金。再后来微服私访的贵妃让人看着舒服。

红楼梦两千字观后感(读红楼观影视所感)(1)

红楼梦两千字观后感(读红楼观影视所感)(2)

红楼梦两千字观后感(读红楼观影视所感)(3)

电影版的我也看过,我记得一共六集,也很好。全是名演员。在网络没有普及的时候,电影频道放电影红楼梦,我也是看的津津有味儿的。电影版的是按原著来的,好像我没有看全过。 我喜欢夏天的时候读红楼读到秋天很应景,到冬天就不读了。记得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讲过好多期红楼梦,讲的很好。我比较喜欢周汝昌先生讲的,还有刘心武老师讲的内容。每一个人的喜好不同,年龄差异对红楼梦的感觉也就不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自己心中的宝黛钗。

写这篇文章是我自己读红楼看电视剧的感觉,分享一下心中所想,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