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前人类是怎样过冬的(远古时期的人类如何度过严寒来生存)(1)

人类第一次因气候巨变而走出非洲,在约20万年前,迁徙到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来自非洲的智人取代。这一时期,直立人通过洞穴来抵御严寒。早期智人延续了直立人使用洞穴御寒,在非洲南岸,科学家找到了第四纪冰期时智人使用过的洞穴。智人在因气候剧烈变化而灭绝时,洞穴使他们延续下来。早期智人刚刚出现时,寒冷几乎毁灭了地球上所有的人种,只有极少数生活在南非开普敦的人类幸存下来。考古显示,此地的植被和洋流为智人提供了食物。这片狭长的生命通道,给早期智人提供了洞穴和食物,使其安全度过严寒。之后,早期智人开始走出非洲,与尼安德特人和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共存。

一万年前人类是怎样过冬的(远古时期的人类如何度过严寒来生存)(2)

在约3万年前,随着冰后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所有早期智人灭绝,取而代之的是晚期智人。晚期智人能人工取火,加上以猛犸象为食,才得以存活。在黑海北部的一处遗址中,晚期智人出现新的御寒方法,就是在大草原上用猛犸象骨骼作为框架搭建帐篷。高纬度附近的远古人,开始向中低温度地区迁移。考古学家研究称,晚期智人之所以能够在最恶劣的冰后期得以生存,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制作原始御寒衣物。在遗址周围有动物遗骸,其皮毛被制作成衣服。另外,晚期智人遗址还发现骨针和刮削兽皮的工具。还发现2万年前穿戴外衣的人类雕像。在末次盛冰期中,猛犸象、剑齿虎、披毛犀等动物相继走向灭亡,晚期智人最终战胜了严寒及恶劣的生存环境。

一万年前人类是怎样过冬的(远古时期的人类如何度过严寒来生存)(3)

在约1.1万年前,环境改善,气候由冷增暖。随着大冰期的结束,人类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最终发展成现代人类。在整个第四纪大冰期中,远古人类从能人进化到了直立人,又从直立人进化到了智人。在会使用火之前,远古人类向低纬度地区迁徙,通过洞穴来抵御寒冷。火的使用,揭开了远古人类适应冰河期的新篇章,成为早期人类得以存活的关键手段。和早期人类相比,在第四纪冰期中,三分之二的大型哺乳动物灭绝。除了成为人类食物外,无法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也是主因。总之,远古人类不是以单一的人种度过冰河期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进化淘汰过程。第四纪冰期也不是一直处于寒冷期,它是寒冷与温度交替出现的。远古人类通过迁徙、制作衣服、穴居和用火,才最终得以存活。

一万年前人类是怎样过冬的(远古时期的人类如何度过严寒来生存)(4)

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实物相参证,远古时期人类最早的服饰是以羽毛、树叶、兽皮等自然物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其时间是在人类从动物界中分离而出,进入所谓茹毛饮血、食草木之食、衣禽兽之衣的原始社会旧石器晚期。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必须群居而生,共同进行狩猎和采集等生产劳动,以抵抗自然界的侵袭和野兽的伤害。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衣服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猎获来的动物皮;衣服的功能也很纯粹,无论男女老幼,冬天将猎获的兽皮来遮盖保护身体以御寒保暖,夏天则裸身或者以树叶、兽皮来遮盖身体的重要部位,以免虫咬兽害,或者抵御炎热的围攻。

一万年前人类是怎样过冬的(远古时期的人类如何度过严寒来生存)(5)

随着原始先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服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始人使用石制锐器,将兽皮进行分割,按照不同的人群、不同个体和不同的部位需要进行分割,使之更适合穿用。人们还掌握了磨制骨针的技术,用动物的筋把裁好的兽皮连缀起来,缝制了衣服,这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衣服,是人类服饰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一枚骨针,可能是用来缝制兽皮衣或编缀羽毛衣的。此时,兽皮衣的作用主要是保暖御寒、趋利避害,兽皮衣的价值在于生存需要而形成的实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