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之英文缩写TFP: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索罗余值,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级经济师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级经济师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中级经济师第八章)

中级经济师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前情提要之英文缩写

TFP: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索罗余值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决定因素

(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

(三)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提示】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个别经济总量指标,比如GDP的单独波动也不能反映经济周期。一般认为经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和金融市场指标等才能说明经济周期。

2.经济周期的类型

3.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四)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的原因

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投资率的变动:一般而言,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

②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

③技术进步的状况:当技术进步较快时,经济增长的速度较高。

④预期的变化:当人们对今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乐观时,就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⑤经济体制的变动

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⑦大规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2019年底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威胁,而且重创了世界经济。

2.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五)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六)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1.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④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⑤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理念

(七)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体现了“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①2035年远景目标是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个主要方面。

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6方面: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2.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④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

⑤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⑧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提示:《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经济发展类指标中,并未设定今后5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性指标。

不设定今后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性指标,并不是不重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从以上所列出的具体发展指标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就业和收入、生态环境保护等体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方面是受到了重视的,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3.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措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年10月,明确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列为重要战略抉择,强调更多依靠国内市场,要将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①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②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仍然要将坚持开放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方面。

③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即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提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是着眼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需要的,并不是说每个地区、每个市场主体都要采取一样的措施,各地区都要实施同样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