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班”源于高丽王朝,初为文武百官总称。文官称东班、武官称西班,或直接称为文班、武班。以后演化为和贱民、自由民对立的朝鲜官僚地主阶级的代名词。而“两班”在高丽和后来的李朝共存在近千年的历史,“两班”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世袭贵族化,形成了朝鲜独特的“两班贵族”,“两班”贵族颇似中国六朝门阀,但与中国六朝不同的是朝鲜竟然在“两班”的同时也有科举制。“两班”贵族究竟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

高丽王朝结局 高丽王朝国祚为何能延续474年(1)

一、高丽王朝的“两班”的初建

918年,王建创建了高丽王朝,935年灭新罗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存在474年,与中国封建王朝相比绝对算是一个长寿王朝。高丽“素幕华风”,确立了三省、六尚书、九寺、六卫等“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的制度。

高丽在许多方面模仿中国的制度,朝会之时,国王坐北朝南,官员下站两旁,文东武西,所以称“文武两班”简称“两班”。“两班”何时出现的呢?《高丽史·卷一》太祖元年(918)9月太祖条已有记录“习仪于毬庭,文、武俱就班”,《高丽史·卷一》就是高丽太祖王建的传(称本纪吧,朝鲜只是藩王不配),可见最迟高丽建国时,已有“两班”之称。

这时期“两班”的构成比较简单,有跟随王建打天下的功臣、地方豪强、灭新罗之后新罗投降的官僚。此时中国早已实行科举制,但高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这些功臣旧贵集团世袭罔替,随着时间发展,功臣旧贵集团已经严重威胁王权。到光宗(在位950—975)时期,光宗引入中国科举制,试图与“两班”争权。科举制的实行对朝鲜的发展极为重要,从此朝鲜告别了血亲贵族“两班”,走向了官僚贵族“两班”。

高丽王朝结局 高丽王朝国祚为何能延续474年(2)

二、高丽时期官僚“两班”强化

高丽成宗(在位982—997)时期,高丽正式确立中央集权,一方面是“田柴科制”的实施(在景宗时期)使中央官僚的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为了打击地方豪强,高丽王决定派中央官僚到地方,担任州、府、郡的官吏,这些人成为乡吏“两班”。这时期的“两班”就由乡吏(高丽豪强)和新罗投降的官僚(新罗豪强)构成主流。“两班”虽然是文臣武将的总称,但此时的高丽已经有了科举制,这些“两班”官僚的子孙因其家族特权享有更多社会资源,能进入特殊的科举考试机构“私学”接受优质教育,还可以通过荫蔽子孙制度获得官职。另外,“两班”各家族之间通婚,“两班”与王室通婚,更成为“两班”越来越强的原因。

“两班”的经济基础就是田柴科制。田为田地、柴为柴林、科为官员等级。高丽根据不同的身份,由国家按等级给予官僚土地收租权,作为官僚的俸禄。初期私有性不大,不允许世袭,且土地为国有。但随着“两班”政治优势的上升,田柴逐渐私有化,反过来田柴的私有化又促进了“两班”政治地位的巩固。“两班”官僚除了作为俸禄的田柴外,还有功荫田柴。功荫田柴原本是作为奖赏功臣之用,但到文宗时期已经普遍授予五品以上官僚,并成为制度。与俸禄田柴相比,功荫田柴私有性一开始就很显著,且允许世袭

高丽王朝结局 高丽王朝国祚为何能延续474年(3)

三、科举——“两班”贵族名正言顺世袭的旗号

科举早在隋朝便已经建立,朝鲜为何在300余年后才突然开始实行?首先朝鲜在300年间不实行科举最大原因还是世袭贵族势力的反对。到王建建立高丽,此时的高丽明面上是一统政权,实际上,中央集权并不稳固。高丽的政权基础是地方大小豪强的联合,有开国功臣,也有敌国(新罗)的新附官僚,地方还有半独立豪强,而开国功臣在中央有很大权力,制约王权,国王很难压制这些贵族。

到了光宗七年(956),光宗为了从根本上断绝贵族们扩张经济的实力和私有部曲的来源,制定了“奴婢安检法”,为了保证实施,光宗建立了三十万人的“光军”。以“光军”为依靠,光宗打击了一大批豪强贵族,为了体面安置这些被打击的豪强,所以于光宗九年实行新的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制。

高丽时代,科举考试生源为官学生、乡贡进士、现职官员。官学生即中央官僚子弟,他们入成宗时期设立的国子监学习,之后科举。“两班”贵族从集团利益出发,强化“两班”子弟私学,垄断教育,保障“两班”子孙在仕途上的优势性和维护其官职的世袭性。“两班”子弟在科举中有绝对优势,因此科举就是“两班”子弟的科举。

高丽王朝结局 高丽王朝国祚为何能延续474年(4)

“两班”凭借其优势的政治地位,使“两班”子弟有机会受到优良的教育,但根本上“两班”子弟还是要通过科举而做官,官员升降在于国王,官职高低也在于自身的政绩。而“两班”官僚可以说有贵族化的趋向,如上所述他们享有一般人没有的优势特权,“两班”之间联姻、门生、故旧形成朋党,比一般人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所以“两班”子弟做官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对平民来说是不公平的,但类比于新罗,平民毕竟还是有了科举一条门径,科举成了“两班”垄断政权的解压阀,而“两班”的集体利益更是维护高丽王朝的前提,所以高丽王朝才能维持474年的统治。

参考文献:《高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