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黄金季早已落幕,那些落满了灰尘的蟹卡仍未成功兑现!来自深圳的乔女士最近陷入了蟹卡提货难的困扰之中。
据乔女士所说,自己今年购买了某品牌的蟹卡后,近期提货时却遇到了麻烦。蟹卡上显示每年的提货日期截止到12月31日,然而今年12月27日乔女士提货时,却被微信客服告知“今年的大闸蟹季已经结束”,只能“明年再提货”。“太坑了!”乔女士无奈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这些消费者的经历并不罕见。近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名消费者处得知,本应“随约随提”的蟹卡在实际兑换中却困难重重——商家自定义提货期、蟹卡预约长期显示已约满,即使提到了蟹,螃蟹大小不一、捆螃蟹的绳子又长又粗,浸水充当螃蟹重量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联系了某电商平台售卖蟹卡的店铺,交谈中得知,按照“官方规定”,超过店铺规定的蟹季,即使有现货也无法预约提蟹。而所谓的“蟹季”,不同店铺对记者的回应均不相同。而与此同时,贝壳财经记者还发现,在一些闲置物品平台上,收购蟹卡的帖子随处可见,有发帖人告诉记者,可以2折于型号价收购蟹卡,且数量没有上限。
针对市面上种种蟹卡乱象,有专家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倒卖蟹卡等商品证券化操作会让商家不再重视产品本身,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如果需要购买蟹卡,应尽量去信誉较高的电商购买,当发现商家使用套路,及时止损退货并投诉。
千层套路之下,兑换不了的蟹卡,“注了水”的螃蟹
乔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另一消费者小王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己也曾有类似经历,且情况比乔女士更糟。
小王称,自己近两年都收到了朋友赠送的单张面额为3888型的蟹卡,但是“一次也未曾兑换成功”。蟹卡上显示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提蟹,但小王登录网站后发现预约全满,多次拨打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后来小王上网搜索该蟹卡公司后发现,网上全是该公司的投诉帖。因为是朋友赠送,碍于情面小王并没有深究此事。而蟹卡的有效期仅有两年,再加上每年兑换都显示“预约已满”,过期后小王就扔掉了蟹卡。近日,看到#蟹卡长期预约已满无法提货#的热搜后,小王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经历并非个例。“我也是刚看到新闻才惊叹于这个现象原来这么普遍。”
其实,就算预约上了提蟹,消费者也不一定能吃上称心如意的螃蟹。
蟹卡上经常会标注套餐内产品详情,例如雄蟹4.0两*2只、雌蟹3.0两*2只等。但实际收到货后,往往货不对板。央视曾经报道,邮寄螃蟹质量注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例如标注4.0两的螃蟹,浸满水的绳子质量就能达到一两。消费者小陈向贝壳财经记者反映,自己每年预约提到的螃蟹肉眼可见大小不一,捆螃蟹的绳子浸透了水重量不轻。而咨询客服时,客服则以“水产品运输中会有一定的水分消耗”为由解释。
某品牌蟹卡报价单。
今年9月14日,中消协在其发布的“双节”消费提示中就特意指出,消费者尤其要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规避“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以及螃蟹缩水严重的问题。
店铺有现货蟹卡却无法提货
兑换难背后:商家过量发卡,控制提货期与提货比例
对于兑换难背后的问题,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咨询了某电商平台售卖蟹卡的店铺客服。该店铺客服向记者表示,店铺螃蟹全国多仓就近发货,每天都有几万单的提货量,预约提货后24-48小时内发出,绝对不存在连续2、3个月预约不上的情况。
与客服的说法不同,在该件商品的评论区有消费者却表示,自己9月底购买完商品后,想要预约国庆期间提货,结果系统显示预约已满,最早要等到11月20多号才能预约。客服对此评论回应贝壳财经记者称,“一个日期预约满了就换个日期呗”。
虽然能换个日期,不过该商家却在控制提货日期。该客服表示,蟹卡每年提货日期有限制,每年12月20号后就无法提货。但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这家店铺内售卖的现货螃蟹礼盒却能“过年时还发货”。贝壳财经记者进一步询问,为何有现货却不能预约提货时,客服仅回复称,这是“官方规定”。
贝壳财经记者与售卖蟹卡店铺客服的对话。
为何店铺明明还有现货蟹卡却无法预约提货?其实,这与蟹卡泛滥之下,商家控制提货期与提货比例有关。
一方面是兑换难,一方面则是蟹卡泛滥。企业所发卡券数量大于存货量已是行业潜规则。据CBNData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蟹卡过期作废的比例占总发行量的5%。
“这其中很‘深奥’的。商家知道许多人买蟹卡用来送礼,不会马上提货。最后提货人手里的蟹卡都不知道转了几手,即使出现问题也找不到源头,很有可能不了了之。”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说,蟹卡、蟹券已经货币化,有些商家就是靠纸螃蟹来“空手套白狼”。
市面上大多数的蟹卡均存在2年、3年左右的有效期,而且每年仅能在指定的蟹季(9月-12月左右)内兑换。一旦消费者在蟹季内预约不上提蟹,只能等到来年9月再次预约。而到了第二年,蟹卡在转赠、等待的环节中,很容易被遗忘或者错过提货时间,最后蟹卡作废,损失由消费者买单,商家则可以白赚一笔。
不过,对于蟹季具体时间的规定多家商铺均不相同。贝壳财经记者先后联系了三家电商客服询问今年蟹季,得到了三种不同的回复:9月中下旬到12月20号、9月22号到来年1月中旬、9月中旬到12月31日。
此外,“纸螃蟹”的标价也存在较大水分。
某企业员工李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每年中秋前后都会负责为公司订购蟹卡,送给公司客户和高层领导。每年,李先生会从售卖蟹卡的店铺订购600张左右,每份原价在4000元上下的蟹卡。由于订购数量较大,店铺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实际会以5折左右即每份2000元的价格购入。
在电商平台上,不少蟹卡是以礼品装的形式售卖的。这些蟹卡大多包装精美,卡面上印有1999型、3999型不等的字样,而这些所谓的型号并不代表实际售价,消费者往往以4-5折于型号的价格就能买到。
虚高标价背后礼品市场的泡沫可见一斑,这也意味着背后的螃蟹质量无法保障,如上述的缺斤短两也在所难免。
不仅如此,新京报调查发现,蟹卡蟹券的流行滋生了专门从事兑换服务的外包公司,外包客服的存在加剧了兑换难问题。就品牌运营方而言,部分公司在无备案资质的前提下发售蟹卡,最终卷款跑路,导致消费者兑换无门;在水产批发环节,部分商家定价虚高,冒充名优产区,进而产生消费者投诉。
蟹卡证券化操作渐成产业链,谁在暴赚?
控制提货期和控制提货比例是商家形成资金沉淀的手段之一,由此也使得蟹券空转,日益证券化。
当螃蟹以蟹卡的形式存在时,消费者购买蟹卡多是出于礼品赠送考量,而收到礼品的客户也有很大的概率转手他人。在这个前提下,商家甚至可以不卖出一只螃蟹,仅靠倒卖赚钱。
这也催生了蟹卡倒卖的生意。
贝壳财经记者在某闲置物品平台发现,目前仍有不少人专做回收蟹卡的生意。一位蟹卡买家仅收某一品牌的蟹卡,且以2折于型号的价格收购。而消费者购入该品牌的蟹卡时则需要花费5折于型号的价格。
某闲置平台上与蟹卡回收相关的搜索结果。
有分析称,倒卖蟹卡渐成产业链——商家印刷2000张面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卖给企业采购人员,收礼者以250元的价格卖给企业回收人员,回收人员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商家,商家低价回购螃蟹券每张赚100元,而螃蟹券在市场空转一圈后,商家轻松赚到20万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券、购物卡、蟹卡等预售商业模式,背后是高暴利、高毛利及整个利益链组织的合成。每年都是蟹季还未开始,很多商家已经开始大量售卖蟹卡,而期货螃蟹可以给企业带来大笔预收款,从而减少企业的经营压力。蟹卡商品证券化操作后,商家的盈利模式多元化,利润更加短平快,不会再将消费者当作核心群体。也因此,不少卖蟹卡的商家会逐渐忽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商品品质越做越差。“整个蟹卡的证券化,对消费者来说必然是不利的。”朱丹蓬说。
那么,当消费者遇到兑换难及螃蟹质量问题时该如何维权?对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亮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如遇到上述情况,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投诉或者在网络上曝光商家不诚信的行为来维权。而鉴于蟹卡有“兑换周期长”、“霸王条款”等套路,消费者应尽量去信誉较高的电商购买,当发现商家使用套路,及时止损退货并投诉;同时购卡前,留好交易的证据材料;购卡后商家违约,消费者先积极沟通,沟通不顺,通过消协投诉、网络曝光处理。损失金额严重,可以提起诉讼处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梦涵 编辑 岳彩周 宋钰婷 校对 郭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