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波伏娃写下的这句话是无数人对于一段亲密关系的至高理想。

如果仅仅用这句话来形容人与人的关系,未免会显得有些局限了。将范围扩大后,消费者与汽车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若是说起消费者和哪些汽车的经历最符合上面那句话,莫过于一汽-大众旗下的宝来与速腾了。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1)

原本相知相守陪伴多年的关系本该平淡如水,但是盛夏之际,一汽-大众推出全新改款的宝来与速腾,借着小惊喜让这段关系再次升温。

这两款车和消费者互相靠近、互相理解的开始,要从21年前说起了。

初遇

把时间拉回到2001年,脱胎于捷达的宝来在国内市场正式登场。要知道,多年前的经济环境和消费习惯与如今大为不同。中国的经济还在蓄势阶段,猛虎尚未出山,利剑尚未锻成,大部分国民对于汽车的理解远不如现在这么深刻、要求也没有如今这么严苛。

那时候的人们崇尚含蓄、矜持的情感,习惯了保守、稳重的小轿车。就在这时,宝来横空出世,带着1.8L自吸和1.8T涡轮增压的澎湃动力在国内汽车市场平地一声雷。汽车的舒适性被奉为圭臬已久,当时的国内消费者惊讶地发现,原来小轿车还能主打动力!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2)

因此,初代宝来就像那万花丛中的一点绿,即使价格对当时的国内消费者来说不算平易近人,它硬是凭借着独特性杀出了一条生路,收获了一众粉丝。像不像:我的追求者众多,而你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宝来和消费者的初遇就是这么轰轰烈烈。

时间过去五年,到了2006年,宝来的兄弟——Sagitar速腾来了。作为宝来的后辈,初来乍到的速腾一开始并不讨喜,它就像通常被议论指点的“星二代”和“xxx的弟弟”那样,被拿来和它的哥哥宝来对比。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3)

这事倒也不全怪偏见。消费者的见识眼界虽然在这五年之内开放广阔不少,但是还远不足以短期接受一位“怪胎”。初代速腾到底哪里怪?

有三怪:一怪,尺寸不A不B“定位怪”;二怪,皮实耐造过了头“脾气怪”;三怪,外观形似“大眼怪”。当时的消费者接着心生古怪:有个性是好的,但这也太有个性了。

不过众所周知,真香定律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初代速腾和它的哥哥宝来一样,依靠差异化竞争和大众独到高明的造车工艺,最终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芳心。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4)

消费者也是很双标,不爱的时候上演傲慢与偏见,爱上了之后直接给速腾开辟了一个A 级轿车细分市场。

自此,速腾得遇良人。

陪伴

迄今为止,宝来和速腾已分别陪伴消费者21个和16个年头。人生能有多少个20年呢?经历过多次迭代之后,宝来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少年郎,速腾也不是那个“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惊鸿一瞥,两位都褪去稚嫩外壳,逐渐走向成熟。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5)

但是成熟并不意味着老气横秋,是历经沧桑之后依然能对这个世界对身边的人保持初心。

不久前,一汽-大众做了件大事,中期改款的宝来和速腾在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举办了自己的发布会。它们两个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国民化定位,不追求阳春白雪、也不要曲高和寡,它们坚定地选择了柴米油盐酱醋茶。

接着,6月28日,改款宝来和速腾正式上市。

经历过多年岁月后,宝来虽然早已取消了最初的1.8L/1.8T发动机,动力日趋低调,可它在时间的洗刷中依旧保持对消费者的耐心和理解,新车只保留了1.2T和1.4T两种动力,大胆地取消了1.5L自吸发动机。敢于做减法,才能有机会做加法。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6)

很难说这一举动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毕竟无论是早期大排量的发动机,还是上一代1.5L自吸发动机,都是它的目标消费者最喜爱的类型。

不过宝来丝毫不带怕的,情愿收敛锋芒。它的底盘调校和传动还是那么优秀,7速双离合变速箱用起来很够味。不怕内忧,自然也不惧外患。现在新能源汽车甚嚣尘上,在油价居高不下的今天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意思。宝来上一代的油耗已经颇具经济性了,新车凭借着品牌的制动回收,把油耗进一步控制到更低,最高不超过6L/100km。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7)

相比做减法的新宝来,速腾获得了做加法的机会。

新车除了上一代的1.2T/1.4T发动机,加入了一款1.5T evo2发动机的车型,160Ps的最大功率表现下还能兼顾5.77L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初代速腾一开始对排放和动力的兼顾,按如今的话来说,就是被吐槽“缝合怪”。但是现而今结合新速腾来看,它当初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8)

千万别以为岁月不能带来沉淀只能带来发福和皱纹,宝来速腾两兄弟的颜值不显疲态,反而离out不沾边,fashion得很。

老牌车型对于外观的改动轻则被吐槽不伦不类,重则直接吓跑老客户。不过纵然两款车大部分仍旧延续了以往的外观设计,但是在尺寸和细节上都做了不费力赢很大的改变。

例如,新宝来的车长和车高分别提升了9mm和16mm;新速腾最明显的则是延长了38mm的车身。尺寸上的变化算不上翻天覆地,但观感就大气一些。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9)

另外,两款车对前脸下方进气口也有调整,总的来说就是更能迎合当今消费者对于精致、时尚的追求。既然说到了细节,那就不得不提“大众IQ.科技”。

“大众IQ.科技”在新宝来和新速腾身上最好的体现就是车内智能互联系统、辅助驾驶配置以及主被动安全配置。关于这些大家一定都看过不少介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双向奔赴

宝来和速腾与消费者的关系其实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细数起来,从一开始就是双向选择。献销量、献口碑,是国民对宝来和速腾爱得深沉的最好证明。

速腾曾经连续九年蝉联A 级三厢车销量榜首;在今年5月份轿车销量榜单中,宝来和速腾以22201辆和19787辆的成绩列居第5名与第7名。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10)

不要觉得未进前三甲可悲可叹,疫情影响之下,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不如以往那般火热。况且在家用车领域,合资车和自主品牌的战争打到如今,天平早已向自主品牌倾斜。前面提到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兄弟俩抗衡的对象。前后夹击中,宝来和速腾的销量已经是消费者努力“为爱发电”的成果了。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11)

像宝来和速腾这样的老选手其实不必担忧。销量可以冲,口碑却是实打实的。此前的调查采访中,不少宝来速腾车主都是老回头客了,一辆车开近十年的不在少数。即使是换车,宝来换速腾的情况也大有存在,看到这里难免会让人联想到那句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

高粘性用户是许多车企和品牌都梦寐以求的,这代表了消费者对一款车的最高认可。

结语:

西方称之为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喜欢说各花入各眼。纵观宝来和速腾自诞生至今的这些年,自身定位一直都非常清晰,目标坚定不移的锁定在家用领域和咱们普罗大众消费者身上。

速腾与宝来对比(双向奔赴消费者与速腾和宝来)(12)

中国老百姓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宝来和速腾。

从最初的另辟蹊径抓住国人眼球,到历次换代焕新的时候都精准契合消费者的心理,很难说它们不是诚意满满。最重要的是,宝来和速腾敢于放低身段,敢于接地气,价格亲民、油耗经济、用料良心,难怪不少车主赠出“家用合资轿车top1”的美誉。

谁能拒绝真诚、主动呢?消费者恐怕爱都来不及。

,